《砗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熊萍
  • 发布时间:2024-11-19
  • 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一项研究显示,砗磲种群数量在过去一个世纪内锐减80%以上。在该项研究的敦促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砗磲列入极度濒危物种,这是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最高风险等级。研究指出,砗磲可以为珊瑚礁水域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其灭绝将对热带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是这些海洋无脊椎动物面临的主要威胁。非营利组织澳大利亚保护基金会警告称,虽然目前砗磲在澳大利亚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似乎是安全的,但当地的气候变化和污染仍然威胁着砗磲生存。
  • 原文来源:https://aoc.ouc.edu.cn/2024/1113/c9829a488862/page.htm
相关报告
  • 《美国可能将长颈鹿列为濒危物种》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5-06
    • 从1985年到2016年,世界长颈鹿的数量锐减了近40%,长颈鹿还没有得到美国濒危物种法案任何这样的法律保护。然而,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上周宣布,他们将同意重新评估这种动物的现状。据《华盛顿邮报》的凯拉·爱泼斯坦报道,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的官员们现在有长达12个月的时间对长颈鹿是否适合列入名单进行深入审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公众评论后,该机构将做出最终决定。《纽约时报》的Mihir Zaveri写道,至关重要的是,一些环保人士表示,审查过程可能会比预期持续更长时间,甚至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如果请愿书被证明是成功的,旨在支持长颈鹿的保护运动将有资格获得联邦资金,进口长颈鹿身体器官的行为将得到遏制,而这种行为基本上不受监管。 Peyman在接受《纽约时报》Zaveri采访时解释说,与栖息地丧失和偷猎相比,合法狩猎对全球长颈鹿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美联社的比塞克补充说,在21个非洲国家,当地居民经常在这些巨型哺乳动物出没的地方猎取它们的肉,而随着其他大型猎物越来越少,猎人也越来越多地追捕长颈鹿。支持狩猎的国际狩猎俱乐部主席保罗·巴巴兹告诉比塞克,即使在禁止狩猎长颈鹿的国家,长颈鹿的数量也在下降。 美国国家资源保护委员会(Nation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艾丽·佩珀(Elly Pepper)在一份声明中指出:“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长颈鹿器官贸易的同谋,所以现在是联邦政府为长颈鹿伸出脖子的时候了。”“…现在是时候采取行动确保长颈鹿留在地球上了。他们需要《濒危物种保护法》的保护,现在就需要。”
  • 《深海底鳞角腹足蜗牛被正式列为濒危物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7-29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7月18日发布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最新情况。鳞角腹足蜗牛(Chrysomallon squamiferum,一种印度洋深海热液喷口特有的独特铁鳞片物种),已被新加入濒危红色名录。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第一个考虑深海海底资源开发的案例,表明评估人为活动对深海生物的影响的重要性。 由日本海洋地球科学和技术局(JAMSTEC)牵头,与日本国内外的其他研究机构合作,利用众多研究船和潜水器,调查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印度洋海底热液活动。作为科学家超前沿和先进研究(Scientist, Super-cutting-edge Grand and Advanced Research,SUGAR)项目成员的Chong CHEN、JST STAR、JAMSTEC,他们在多个领域贡献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包括该物种的生理学、进化和生态学,促进了IUCN红色名录对该物种的完整评估。 鳞角腹足蜗牛目前只被发现生活在印度洋的三处深海热液喷口,生存面积相当于两座足球场那么大。近年来,人们想要在热液喷口进行海底硫化物开采,这三个喷口中的两个(Kairei和Longqi)目前正在接受国际海底管理局颁发的采矿勘探许可证。适宜的栖息地数量有限,其专门栖息地的范围有限,种群间不频繁且分散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未来海底资源开发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的关切,这些都有助于评估鳞角腹足蜗牛是否处于濒危状态。 红色名录的这一新增内容是一个重要的案例研究,它表明了如何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应用于居住在深海栖息地的物种,这些物种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时基本上未被探索,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如何被用作深海保护的关键工具。相关研究论文于2019年7月23日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上,文章强调了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刁何煜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