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COVID19快速检测有望提升准确度》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9-21
  • 自从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致力于开发基于CRISPR的COVID-19诊断程序,该程序可以在30分钟到一个小时内产生结果,其准确性与现在使用的标准PCR诊断程序相似。

    该名为STOPCovid的新测试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原则上可以廉价地制造,人们可以每天进行自我检测。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表明,在一组患者样本中,他们的检测发现了93%的阳性病例,这是通过PCR检测COVID-19来确定的。

    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分校的研究人员Omar Abudayyeh说:“我们需要快速测试以成为这种情况的一部分,以便人们可以每天进行自我测试,这将减慢爆发速度。”

    在SARS-CoV-2疫情爆发后不久,张锋实验室开始与Abudayyeh和Gootenberg实验室合作进行COVID-19诊断。他们着重于开发一款名为STOPCovid的检测手段,该方法易于执行且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实验室设备。他们希望,这种测试将适合将来在多种环境中使用,例如医生办公室,药房,疗养院和学校。

    Joung说:“我们开发的STOPCovid所有步骤都可以在一个环节内完成。”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通过添加吸引RNA的磁珠来浓缩患者样品中的病毒遗传物质,从而无需使用费时且昂贵的昂贵纯化试剂盒。由于需求量大。此浓缩步骤提高了测试的灵敏度,直到接近PCR的灵敏度。

    Gootenberg说:“一旦将病毒基因组偶联到珠子上,我们发现这可以使我们达到很高的灵敏度。”

    研究人员与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Keith Jerome和华盛顿大学的Alex Greninger合作,对402例患者样本进行了STOPCovid的检测(202例阳性和200例阴性),发现新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达到了93%。

    他们还表明,与布莱根妇女医院的Ann Woolley和Deb Hung合作,STOPCovid测试适用于使用侵入性较小的前鼻孔拭子采集的样品。他们现在正在用唾液样本进行测试,这可以使在家进行测试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正在继续开发该测试,希望将其交付给用户,以帮助对抗COVID-19大流行。

     

  • 原文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rapid-covid-sensitivity.html;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c2026172;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78593.html
相关报告
  • 《1月19日_Menon将验证其COVID-19快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1-02-21
    • 据PR Newswire网站1月19日消息,Menon Biosensors公司(Menon)宣布,将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UC San Diego)合作,对其专有的Molecular Mirror™平台技术进行试验,希望能证明其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患者样本中SARS-CoV-2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UC San Diego的研究人员对200多个样本完成的现场初步试验表明,将Molecular Mirror™技术与标准磁共振成像(MRI)机器或台式磁共振仪器相结合,可以创建一个检测COVID-19病毒的快速输出检测流程,如果得到验证和部署,该流程每小时可检测10万个样本。 试验将在1000个样本上进行,这些样本之前已经使用其他获批准的检测方法证明了其存在或不存在COVID-19。UC San Diego的研究人员将使用在美国几乎每家医院都有的标准MRI机器,使用Molecular Mirror™平台扫描样品并将结果与现有数据进行比较。 Molecular Mirror™是Menon专有的诊断平台,可以检测细菌和病毒病原体。虽然它从未被用于检测COVID-19,但该技术适用于检测任何细菌或病毒病原体的存在。 Molecular Mirror™检测通过使用具有靶标特异性生物标记的磁性纳米颗粒,结合病原体基因组的特定区域,实现了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与纳米粒子结合的样品经过处理后,其磁性能发生变化,特别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产生的信号可被基于磁共振的设备分离出来,用于检测COVID-19等病原体。 来源: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menon-announces-advancement-of-trials-on-rapid-covid-19-test-at-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301210470.html
  • 《Science子刊:快速、廉价的检测方法无需PCR就可准确检测COVID-19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2-20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COVID-19测试方法,它结合了非处方抗原测试的速度和在医学实验室和医院进行的PCR测试的准确性。这种称为Harmony COVID-19的测试方法是一种诊断性测试,它与针对COVID-19的PCR测试一样,检测来自SARS-CoV-2病毒的遗传物质。但是,传统的PCR测试可能需要几个小时,而HarmonyCOVID-19试剂盒对某些样本可以在20分钟内提供结果,并且具有类似的准确性。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armony COVID-19: A ready-to-use kit, low-cost detector, and smartphone app for point-of-care SARS-CoV-2 RNA detection”。 论文通讯作者、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副教授Barry Lutz说,“我们设计的测试方法是低成本的,简单到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我们希望,低成本将使高性能测试在当地和世界各地更容易获得。” 这些作者开发的Harmony COVID-19是简单和易于使用的,采用的是即用型试剂。该测试方法使用一种“类似于PCR”的方法,借助一种小型、低成本的检测器检测鼻拭子样本中是否存在SARS-CoV-2 RNA基因组,该检测器也是由Lutz团队设计的。智能手机被用来操作该检测器并读取结果。该检测器一次最多可处理四个样本,可以放进一辆标准汽车的手套箱里。 在整个大流行病期间,COVID-19测试的准确性一直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许多在家检测COVID-19的抗原试剂盒,检测的是SARS-CoV-2产生的蛋白片段,而不是其遗传物质,准确率为80%~85%,但Omicron变体的准确率可能会下降,因为Omicron变体含有相对较多的其他SARS-CoV-2毒株所没有的突变。PCR测试通常有95%的准确率或更好---这是FDA的一个关键基准,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和长时间的等待才能获得检测结果。 这篇论文中报告的初步结果显示,Harmony COVID-19试剂盒对鼻腔拭子的准确率为97%。该试剂盒可以检测SARS-CoV-2病毒基因组的三个不同区域。如果一种新的变体在一个区域有许多突变,这种新的测试方法仍然可以检测到其他两个区域。例如,它可以检测Omicron变体,该变体在编码它的刺突蛋白的基因组区域发生几十个突变。 尽管基于PCR的测试非常准确,但一个关键的限制是PCR测试需要几十个加热和冷却的循环来检测样品中的遗传物质。Lutz团队开发的这种测试方法通过依靠一种称为RT-LAMP的的扩增方法规避了这个问题,这种方法没有同样严格的温度循环要求。Lutz说,“这种测试方法在恒温下进行,因此它消除了加热和冷却的时间,并在大约30分钟内给出结果。” Lutz和两位同事从华盛顿大学分离出了一家新公司---Anavasi诊断公司(Anavasi Diagnostics),该公司去年得到了WE-REACH项目30万美元的支持,后来又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了1490万美元的拨款,用于将Harmony COVID-19原型试剂盒开发成产品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帮助解决COVID-19诊断测试的持续短缺问题。 最初,Lutz和他的团队希望这些试剂盒可以首先在诊所以及其他有医疗监督的环境中使用,如工作场所和学校。后来,他们希望能将这种测试加以改进,可以家庭使用。 Lutz说,“长期以来,人们的选择要么是昂贵的PCR测试,这通常需要一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要么是快速抗原测试,可以快速得到结果,成本低,但通常比实验室PCR测试的准确性低。从第一天起,我们就把我们的测试设计成可以低成本和大批量制造,同时以类似PCR的性能提供快速结果。” Lutz说,“我们计划让我们的测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使用,并且价格合理。” 参考资料: Nuttada Panpradist et al. Harmony COVID-19: A ready-to-use kit, low-cost detector, and smartphone app for point-of-care SARS-CoV-2 RNA detection. Science Advances, 2021, doi:10.1126/sciadv.abj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