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500万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2
  • 近日获悉,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全面服务“双碳”目标高效推进,以实际行动推动绿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东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超过92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500万千瓦,同比增长46%,占各类型电源总装机容量超26%。“十四五”以来,广东电网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广东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增长实现翻两番。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大关

    8月4日,广东省汕头市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完成全球首台18兆瓦-20兆瓦风储荷网一体型海上风电机组吊装。随着广东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测试场景在这座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已屡见不鲜。

    无独有偶,在广东惠州惠东岸边向深海远眺,一条红色光带若隐若现,这是由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航空障碍灯组成的一片“海市蜃楼”。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在海上风电场并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24年6月,惠州地区建成彩石滩海上风电场一、二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是唯一拥有海风场的大湾区城市。为搭建海上风电场“电力通道”,惠州供电局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成立市县两级工作专班,通过紧密对接用户建设进度、并网容量,把电网规划建设适度超前落到实处,逐一攻克选址选线、管控施工进度等难题,从海上风电场陆上集控站新出一回220千伏线路至220千伏埔仔变电站,电网网架版图也由此探向“深蓝”,为海上风电场从起步建设“启航”及后续新建项目“远航”助跑加速。

    在这大规模扩建的海上风电场背后,暗藏着广东这座能源消费大省的减碳之路和将“蓝色动能”送往千家万户的决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突破千万千瓦大关,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可供1000万户家庭使用一年,基本满足一座大型城市一年用电需求。与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可等效节约标煤约8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314万吨,种植约6.5万公顷森林,相当于超155万个篮球场大小的森林面积。

    新增光伏装机占新能源总装机近七成

    除风电外,广东光伏发电呈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同步发展,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趋势愈发显现。“十四五”期间,广东新能源新增装机3977万千瓦,其中,光伏新增2649万千瓦,占比超6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广东省内工商业分布式新增装机规模位列全国第三。

    从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获悉,8月8日,该局管辖区域的光伏出力占新能源总出力近九成。近日,肇庆怀集县冷坑镇一期100兆瓦项目成功通过并网验收,预计平均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电量超过1.2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4万吨。与肇庆集中式光伏同期并网的还有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智慧能源项目,该项目分布式光伏面积超6万平方米,年发电量650万度以上,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710余吨。

    坚强的电网网架为新能源成为重要电源提供有力支持。广东电网持续推进基于湾区外环的柔直互联的目标网架建设,广东省东西部电力互济能力由400万千瓦提升至1000万千瓦;加强东西两翼地区大型电源外送通道建设,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清洁能源送出筑牢基础。南方电网广东电网电力调控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高级经理刘洋说:“我们会持续提升新能源的高精度可观可测可控能力,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规模化应用,探索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式,服务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风光”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化手段消纳破难题。广东电网持续优化完善广东省可再生能源交易规则,重构绿电交易体系,扩大发用主体参与范围,实现全体用户均能参与绿电交易;改造升级交易系统及零售平台,简化各类经营主体交易流程,为全省经营主体提供便利高效的绿电交易服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东省绿电总成交电量55.3亿千瓦时,自2021年6月首次启动绿电交易以来,广东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电量达112.6亿千瓦时。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7137.html
相关报告
  • 《华能新能源:户用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5-29
    • 2025年5月22日,随着华能新能源四川分公司安徽阳隆项目潜山市官庄镇孔士村EB1YL010103995340882号电站(华能唯一编码)成功并网发电,华能新能源公司户用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标志着华能新能源公司在户用分布式光伏领域再次迈上新的台阶。 2021年以来,华能新能源公司以创建“行业领先的分布式能源运营商”为目标,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制定18项制度、标准,建设集团级别分布式光伏管理(繁星)平台,多措并举促进户用分布式光伏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4月份,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利润同比均实现显著增长。同时,户用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华能力量,为超过35万农户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目前累计分享农户收益超过15亿元。
  • 《江苏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8
    • 3月17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3年2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5000万千瓦,达到5294.06万千瓦,位列华东区域首位。单位面积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每平方公里493.84千瓦,在国内各省中排名第一。至此,江苏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32%,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较“十二五”末增长5倍以上。   据了解,江苏新能源组成主要来自风电、光伏。其中,光伏并网装机最多,达2696万千瓦;风电并网装机总量2259万千瓦,以南通、盐城等为主阵地的江苏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为1183万千瓦。此外,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约308.3万千瓦,排名全国第三。 同时,新能源替代作用日趋明显。2022年江苏全省新能源发电量904.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3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22%。其中,风电发电量512.83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254.94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量135.72亿千瓦时。 近年来,江苏新能源发展呈现“风光剧增、海陆并举”的高速增长态势。风电方面,江苏以高塔筒、大叶轮为特点的低风速风机技术世界领先,内陆140米以上风能得到有效利用,海上风电则通过使用约99千米柔性直流海缆,将布局沿海的海上风电推向深海;光伏方面,江苏在南通开发区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并网规模超过150兆瓦,示范区拉动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硅片、晶硅电池等产品远销海外,品牌效应凸显,形成了“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的名片。 为了更好地保障新能源消纳,2022年,国网江苏电力完成100余项新能源接入系统评审,助力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并网接入。同时,该公司积极开展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群支撑能力提升工作,建设智能监测平台,实现对台风、寒潮等极端气象的动态预警;创新构建配电网可观可测感知体系,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光伏状态监测和功率预测难题。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江苏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增添“一抹绿色”。 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预计“十四五”末,江苏省内新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达到15%以上,装机规模将达到6600万千瓦。针对未来江苏电网新能源接入量持续提高的新形势,国网江苏电力创新提出省内“北电南送”整体加强方案,预计江苏主网架新能源承载能力将提升至90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