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美国墨西哥湾来自浅水平台的过量甲烷排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5-08
  • 美国墨西哥湾未来能源生产的决定取决于气候影响评估。由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领导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大气观测来计算墨西哥湾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碳强度方法,发现与政府计算库存相比,甲烷排放过剩。与深水或典型的全球石油生产相比,浅水平台的气候性能明显较差。针对当前或未来生产的有针对性的浅水缓解措施将带来巨大的气候效益。论文概述了,包括对温室气体观测和归因,可以广泛应用于评估不同生产盆地的气候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之上。
    墨西哥湾是美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盆地。在法律上,扩大该地区生产的决定取决于新增长对气候影响的评估。研究收集空中观测结果,并将其与之前的调查和清单相结合,估计当前实地行动对气候的影响。评估所有主要的现场温室气体排放、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损失和排放产生的甲烷。估计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能量对气候的影响(碳强度,简称CI),发现高甲烷排放量超过库存,盆地的平均CI超过库存的两倍。整个海湾的CI各不相同,深水生产表现出以燃烧排放为主的低CI,而浅水区表现出极高的CI,主要由中央枢纽设施(收集和处理的中间物)的甲烷排放驱动。这表明,按照目前的做法,浅水区的生产对气候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减轻这些气候影响,必须通过有效的燃烧来解决浅水区的甲烷排放问题,而不是对维护不善的基础设施进行通风和维修、翻新或废弃。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使用观测来评估化石燃料生产CI的方法,考虑了所有直接生产排放,同时分配给所有化石产品。(傅圆圆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5275120#data-availability
相关报告
  • 《会议讨论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六年后状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马丽丽
    • 发布时间:2016-11-03
    •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以及那些依赖它的人和生物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深水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后,石油从海底喷出,整整持续了87天。至今,人们仍然关注这310万桶石油和180万加仑的化学分散剂(用于将原油打破变成较小的液滴)对生活在墨西哥湾的水生生物和人类以及生态系统本身造成了哪些影响。2016年10月24日,在由退休代表Sam Farr主办的国会简报会上,专家们聚集在一起讨论这次泄漏的影响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会上,匹兹堡大学公共健康研究院名誉教授、海湾地区健康外展计划协调委员会的Bernard Goldstein博士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洋哺乳动物健康和搁浅应急计划协调员Teri Rowles博士谈到了对人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健康的影响。Goldstein博士说,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来确定海鲜中石油成分的影响,而目前的数据是不充分的,无法自信地向公众告知这些污染物带来的健康风险。Rowles博士通过一系列的海洋哺乳动物的健康评估数据发现,自2011以来,与不受原油影响的地区相比,21种海豚和鲸鱼中18种出现显著的、可量化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中度甚至重度肺部疾病和肾上腺损伤。她还发现,在泄漏发生时,2011年此水域的水生生物呈现死亡率增加和繁殖减少现象,包括大量的子宫内幼崽流产。而这些影响,大多数并没有在泄漏之后立即得到控制,截至2015年,此水域海洋哺乳动物肺部疾病和生殖衰竭的迹象仍然显示有所增加。 墨西哥湾海岸生态系统恢复理事会执行董事Justin Ehrenwerth在会上强调了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和旅游两个资源的重要性,强调了2012墨西哥湾复苏经济行动(RESTORE),此行动为墨西哥湾的恢复投入约160亿美元。墨西哥湾海岸生态系统恢复理事会由(RESTORE)创立,是一个由五个州和六个联邦机构组成的团体,致力于恢复海湾栖息地和海水质量、回补和保护沿海生存环境和海洋资源,建设社区抗灾能力。美国安全和环境执法局(BSEE)内政部立法顾问Ryan Underwood还介绍了联邦的改革以及BSEE的职责,包括重建或改造的安全和环境管理系统、钻井安全,安全生产的规则以及北极钻井的具体要求。他还谈到了即将到来的安全和环境管理系统的要求和源于设备故障报告和生命周期可靠性数据的改进。
  •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王琳
    • 发布时间:2016-12-28
    • 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是2010年4月20日发生的一起墨西哥湾外海油污外漏事件。起因是英国石油公司所属一个名为“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的外海钻油平台故障并爆炸,导致了此次漏油事故。这次漏油事故对周围海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影响,事件的复杂性使得科学家很难确定泄露的石油对整个海洋环境的长期影响。但来自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团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 科学家们通过自然资源损害评估分析数据以确定125个主要石油碳氢化合物的具体生物降解率,这些化合物在石油泄露事故中沉积到了深海。通过分析,研究小组发现,很多因素决定这种石油泄漏事故对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人员分析所有这些不同化合物的方法可以帮助解答关于石油泄漏事故影响的很多问题。通过分析环境数据,他们可以知道这些泄露的石油去了哪里,以及发生了什么。这些石油正在慢慢地被生物降解,但每个化合物的情况都不同。通过这些研究,他们可以预测这些泄露石油中最主要的125种化合物会在深海存在多长时间。 领导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Sarah Bagby梳理了大规模数据集,根据生物标记化合物建立了马贡多油井的化学指纹图谱。她开发了一种严格的统计框架分析方法来分析所研究的125种碳氢化合物。她认为,规模较小、较为简单的化合物会消失得更快,大的化合物彻底消失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最明显的是样本污染越严重,污染物损失就越少。污染越轻,污染物消失越快。这意味着在微米到毫米之间这个大范围的变化,这对长期环境的影响差别巨大。 数据表明大颗粒烃沉积到海底,不会像小颗粒那样很快消失。这之前没有在这种空间规模或在这样的环境中被观察到,所以这项工作对于理解海底石油的命运是很重要的。 (王琳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