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两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5
  • 好消息!国家电网特高压家族迎来两位新成员:福州—厦门、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今日同时开工!

    福州—厦门特高压工程

    工程起于榕城1000千伏变电站,途经长泰1000千伏变电站,止于集美500千伏变电站。

    驻马店—武汉特高压工程

    起点为已建驻马店1000千伏交流变电站,终点为在建武汉1000千伏交流变电站。

    两项特高压工程总投资109亿元。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聚焦稳定安全可靠目标,以“六精四化”为主线,在本质安全可靠、核心技术装备全自主可控、智能化机械化施工与绿色建造方面迈上了新台阶,是升级版的特高压工程,对于进一步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障能源可靠供应

    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特高压工程对于完善电网主网架、优化大电网资源配置、夯实电网安全基础作用重大,能源保供效果突出。

    福州—厦门特高压工程

    福建电源分布与用电需求呈逆向分布,随着南部负荷增长和北部规划电源投产,北电南送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工程将完善福建电网主网架结构,有效提升沿海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解决福建中西部现有网架薄弱问题;工程还能将华东特高压主网架延伸至福建南部负荷中心地区,可增强福建电网外受电能力400万千瓦,提高厦门、漳州、泉州等地供电可靠性,有力支撑闽粤联网工程稳定发挥作用,促进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驻马店—武汉特高压工程

    工程将显著改善优化华中主网架结构,提升多回直流馈入后华中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湖北、河南省间电力交换能力,增强华中地区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有效满足“十四五”期间华中地区用电增长需求。

    服务“双碳”目标

    助力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为使命,以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方向,发布实施国内企业首个“双碳”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持续优化电网发展布局,加大特高压和配套电网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努力争当能源革命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

    开工建设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电网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

    福州—厦门特高压工程

    从电源装机分布来看,2021~2030年,福建北部风电、核电等电源装机在全省占比约80%。

    工程投产后,可有力保障福建北部电源外送和福建南部负荷中心受电,进一步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驻马店—武汉特高压工程

    工程将有效保障青海—河南等特高压工程高效稳定输送清洁电力,推动构建华中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实现风光水火多能互补运行。

    同时,工程建设还能降低系统输电损耗,有效节约输电线路走廊及土地资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的具体表现。

    投资拉动效应明显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特高压工程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推动输电技术和装备升级,投资拉动效应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29项特高压工程。预计到2030年,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将由目前的2.4亿千瓦提高到3.7亿千瓦以上,为各类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坚强网架支撑。

    为美好生活充电

    为美丽中国赋能

    积极推动能源转型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欢迎特高压新成员!

相关报告
  • 《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招标开工 多家公司中标超亿元订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24
    • 近日,国家电网公布一批特高压工程预中标名单,相关公司热度大增,特高压板块再次受到关注。 11月21日晚间,东方铁塔公告称,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布的采购预中标名单里预中标包6、包14两个标包,预中标产品为铁塔,合计预中标约2.64亿元。通光线缆也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预中标包4,预中标产品为导地线,预中标金额8936万元。 除了东方铁塔和通光线缆,据记者梳理,汇金通、通达股份、国电南自等多家公司先后公布关于预中标的提示性公告。 多家公司相继发布中标公告 11月19日,国家电网公示了2022年特高压工程第二十三批采购(武汉-南昌等工程线路材料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下称“预中标名单”)。 随后,多家上市公司接连发布公告,根据预中标名单里预中标数量以及报价测算,公司纷纷开始预计中标总金额、推算公司总收入占比等。 根据预中标名单,东方铁塔、汇金通、通光线缆、通达股份等均在列,在本次预中标金额分别为2.64亿元、1.42亿元、0.89亿元、0.78亿元,分别约占公司2021年度营业总收入的9.47%、5.67%、4.65%、3.3%。预中标名单中包含铁塔、导地线、绝缘子、光缆、线路金具。 除了上述已披露公告的公司外,本次入围预中标的上市公司还包括:风范股份预中标铁塔材料,预中标金额1.45亿元;特变电工旗下新疆线缆厂,预中标导地线两个标包,合计预中标金额约1亿元。 另外,国家电网还公示了2022年特高压工程第二十六批采购(地脚螺栓协议库存招标)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河北信德电力配件有限公司多次中标。 截至记者发稿,张北—胜利工程主设备也正式挂网招标。此前,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三交九直”特高压工程中首个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上述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是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投资90.82亿元。在今年6月份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后,于9月份进入正式开工,并目标2023年底前实现全线贯通。 进入11月份,国家电网围绕该项目的招标节奏加快。在本次招标前,国家电网于11月4日完成了该工程的第一次设备招标采购,根据公告,国电南自、保变电气等上市公司均已成功入围。 从上述上市公司中标结果来看,特高压智能化、先进化、新能源化、数字化的趋势明显。 对此,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次预中标公示结果来看,国家电网对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有基本要求,对于在多功能应用、发展协调、调度灵活等方面表现优异,符合市场需求以及跟随特高压行业升级发展的公司会脱颖而出。 新一批特高压工程忙开建 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国家电网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最后一个架线区段导线展放顺利完成,实现了全线贯通。 据了解,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行,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00亿千瓦时。 截至目前,今年新开工的特高压项目主要为特高压交流工程,其中包括:川渝、武汉-南昌、张北—胜利、福州—厦门、驻马店—武汉工。目前,国家电网正在进行招标的特高压项目采购也均服务于已开工的交流项目,分别为福州—厦门等工程的第三次服务招标采购和第二次设备招标采购、张北-胜利等工程的第一次设备招标采购和第二次服务招标采购。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维持对今年全年特高压建设进度的预期不变,四季度特高压直流有望迎来招标开工高峰;申万宏源预计交流特高压规模大概在1300亿元至1500亿元的水平。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线路3万余公里,总投资3800亿元。 此外,国务院5月份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推动能源领域基本具备条件今年可开工的重大项目尽快实施,要求加快推进张北—胜利、川渝主网架交流工程。 特高压工程建设对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新经济、新基建的拉动作用也比较明显。 祁海珅表示,特高压工程对经济的拉动比较大,涉及的电力、基建方面的产业链比较广,在跨省区域的建设下推动多地经济发展,实际满足电力区间的用电不匹配、不平衡的问题,比如东西部电力输送和区域间的生产等现实的需求问题。
  • 《国家电网: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7
    • 12月26日,国家电网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以下简称“南昌-长沙工程”)投运,创造了从开工到建成仅用时10个月的特高压建设纪录。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指出:“这是公司发挥电网基础保障和支撑拉动作用,服务中部地区崛起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能源转型,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的实践担当。” 今年6月21日,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9年9月开工)投运,是“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建成投运的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南昌-长沙工程于今年3月开工,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开工建设的首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据了解,作为华中特高压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长沙工程起于江西南昌1000千伏变电站,止于湖南长沙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南昌、长沙两座1000千伏变电站,新增1200万千伏安变电容量,线路长度2×341公里,总投资102亿元。工程于2020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今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工程通过1000千伏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江西与湖南电网直联互通,对于提升湘赣电网接受外电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增强华中地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服务中部地区崛起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华中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湖南、江西两省经济高速发展,用电需求快速增长。为此,国家电网将南昌-长沙工程定为特高压“一号工程”,克服建设工期紧、施工难度高、防疫压力大、气候条件差等困难。工程投运后,将增强酒泉-湖南、雅中-江西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受端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为省间500千伏网络优化创造条件,提高湖南、江西电网供电能力350万千瓦以上(相当于长沙最大用电负荷的40%),增强系统安全稳定水平,为保证今冬明春湘赣两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华中地区有5条特高压直流通道(分别为哈密南-郑州、酒泉-湖南、青海-河南、雅中-江西、陕北-湖北)受入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多种类型电力,需在区域内依托大电网平台进行优化配置。南昌-长沙工程是华中“日”字型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大幅提升省间电力交换能力,助力构建华中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的电网平台,既满足华中地区特别是湖南、江西省间日益增长的电力交换需求,又提升酒泉-湖南、雅中-江西等特高压直流通道的送电能力,促进甘肃、四川省风电和水电大规模开发,以及煤电联合外送。同时,该工程进一步扩大了清洁能源消纳范围,支撑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的具体实践。 据记者了解,南昌-长沙工程全面总结应用了特高压科技攻关成果与建设运行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施工坚持样板引路,实施首基首台验收评价,全面推广先进工艺,严格管控关键工序;工程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直接带动设备材料生产规模51.5亿元。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累计建成“15交13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工程线路长度达到4.6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4.8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2万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