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的饮食模式中,用瘦牛肉代替碳水化合物对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代谢危险因素没有负面影响》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0-08-13
  • 观察证据表明红肉摄入与2型糖尿病(T2D)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关,但很少有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瘦肉、未加工红肉摄入对胰岛素敏感性和其他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这项研究比较了美国农业部健康的美式饮食模式,即低饱和脂肪和红肉,并在胰岛素敏感性和心脏代谢风险标志物上,以150克/天的瘦肉替代碳水化合物。在健康的美式饮食模式中,用瘦肉、未加工的牛肉代替碳水化合物会导致更大、更活跃的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的转变,但除此之外,对患有糖尿病前期和代谢综合征的男性和女性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没有显著影响。

相关报告
  • 《专家们争论糖尿病患者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3-09-12
    • 糖尿病界一直在争论:摄入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是否理想,还是摄入适量的健康碳水化合物更好? 在最近举行的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第 83 届科学会议上,卡罗尔·F·柯克帕特里克 (Carol F. Kirkpatrick) 博士、RDN 首先发言,主张包含适量、优质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Dina Hafez Griauzde 医学博士反驳说,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糖尿病患者(主要是 2 型糖尿病患者)更有益。 两位发言者的论点均基于已发表的证据,但最终一致认为,与患者讨论个人饮食偏好应在最终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最好的。 柯克帕特里克首先解释说,文献中“低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各不相同,这使得研究之间的比较变得困难。 根据她在 2019 年与人合着的一篇评论,“适度”碳水化合物摄入被定义为每日总热量的 26% 至 44% 来自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消耗被定义为其中 10% 至 25% 的卡路里来自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摄入量低于10%被定义为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即生酮饮食)。 她指出,通过研究,文献显示,在最初 6 个月内,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的体重减轻通常比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效果更大,但到 1 年后及以后,体重减轻效果相似。 “这可能部分是由于人们很难维持非常严格的饮食限制,尽管……我们都承认患者很难坚持任何饮食模式,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到 12 个月时,体重的差异 两者之间的损失已经消失,”爱达荷州波卡特洛中西部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柯克帕特里克说。 最近一项对 35 项试验进行的荟萃分析检查了碳水化合物限制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剂量依赖性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碳水化合物的减少,体重显着下降。 但到了 12 个月(17 项试验)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达到 35% 时体重减轻幅度最大。 “这可能只是人们能够更好地坚持适度的摄入量,”她解释道。 关于脂质,在她 2019 年的综述和此后的几次荟萃分析中,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的影响各不相同。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坚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导致 LDL-C 降低,特别是如果参与者体重也减轻的话,而在其他患者中,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导致 LDL-C 升高。 柯克帕特里克指出,无论哪种方式,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都是 LDL-C 增加的关键。 “因此,重要的是,如果患者选择遵循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任何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他们应该用不饱和脂肪和非饱和脂肪酸食物代替碳水化合物,以避免 LDL-C 增加。 ” 一般来说,证据还表明,碳水化合物限制通常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 胆固醇水平升高。 然而,同一项荟萃分析表明,LDL-C 的最大降低发生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约为 40% 时。 最近的另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极低碳水化合物(3% 至 30%)饮食的 LDL-C 平均显着升高 12.4 mg/dL,但中等碳水化合物(40% 至 45%)饮食的 LDL-C 仅有轻微上升 0.4 mg/dL。 %) 录取。 与摄入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相比,摄入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确实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甘油三酯(23.9 mg/dL vs 8.9 mg/dL)。 “然而,就心血管健康而言,我们并不完全确定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必须考虑甘油三酯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总体结果,”柯克帕特里克指出。 对于碳水化合物含量为 40%、30% 和 15% 的饮食,碳水化合物限制确实会导致 A1c 水平在 6 个月时平均分别降低 0.4、0.6 和 1.0 个百分点。 然而,到 12 个月时,A1c 的影响已减弱至 0.15、0.2 和 0.4 个百分点。 柯克帕特里克说:“再说一遍,碳水化合物的限制,尤其是严格的碳水化合物限制,人们很难坚持,而适度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以让我们的患者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仍能改善血糖控制。” 两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PREDIMED 和 CORDIOPREV——研究了地中海饮食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两者都显示,地中海饮食(包括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
  •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营养不良|联合国糖尿病日》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04
    • 本文内容转载自“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G-4hvELYM3bFwUCyI60g 2023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 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过去很多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是因为吃得太多、太好,“营养过剩”才会得糖尿病的。受此说法影响,不少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不敢吃肉、不敢吃主食、不敢吃水果……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更危险的因素——营养不均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营养不良。其实,国内外研究都显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或相关风险的患者超过60%,非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也高达30%。因此,糖尿病患者要谨防营养不良找上门。 为什么会营养不良 过度限制饮食:由于担心饮食对血糖和体重的影响,不少糖尿病患者会刻意节食,比较极端的甚至不吃主食。过度限制饮食,身体缺乏能量时,只能通过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来供能,脂肪分解就会产生酮体,引起酮症。过度控制饮食(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还会加速骨骼肌的流失,导致肌肉力量不足,合并骨质疏松、平衡力下降和身体虚弱,严重者甚至引起残疾和死亡。长期摄入不足,蛋白质被分解,导致消瘦和营养不良,更危险的是引起肌少症。 胃肠道病变影响吸收: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会出现吞咽不适、腹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胃潴留、顽固性呕吐、进食困难,导致消化障碍。肠功能紊乱还可引起慢性腹泻,导致吸收障碍。另外,一些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导致消化道症状或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运动方法不正确:过度强调慢跑、暴走等有氧运动,而忽略了抗阻力运动,也就是我们说的“增肌运动”,使体重下降过快、肌肉减少。 如何降低营养不良的风险 第一,糖友要学会“管住嘴”,而不是“闭上嘴”。 糖尿病患者应实行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从而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能满足不同情况下营养需求,而不是“一刀切”式地控制饮食。患者可先计算自己每日需要的能量,然后通过合理分配来安排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5%~65%,脂肪占总热量20%~35%,蛋白质占15%~20%。再根据血糖情况进行细微调整:全谷物碳水化合物替换部分精制谷物(粗细粮搭配)有利于血糖控制;低升糖指数/血糖负荷饮食在控制血糖方面更有效,同时不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定时定量进餐,遵循汤—蔬菜—肉—主食的顺序进食,有助于更平稳地控制血糖。 烹调方法可以多选蒸、煮、炖、汆、拌,避免煎、炸和红烧,这样做能够减少油脂的摄入,能更好地控制体重和血糖。多吃蔬菜(每日蔬菜摄入量500克左右,深色蔬菜占1/2以上),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类适量,限制加工肉类摄入。每日饮用3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豆类天天有。限油、限盐,每日烹饪油控制在30克以内(约3小汤勺),食盐少于5克/天(约一啤酒瓶盖)。 第二,要掌握正确运动的方法。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控制体重、促进食欲、增加肌肉量。 时机:糖尿病患者适合在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通常餐后1小时左右血糖值达到高峰,此时运动既有利于降糖,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形式: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有氧运动对于改善代谢、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有很大的帮助;抗阻训练能很好地锻炼肌肉,肌肉有利于储存糖原更好地利用血糖,对长期的血糖控制很有帮助。 强度: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人的靶心率一般要达到“150-年龄”但不超过“170-年龄”,这种强度的运动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者中等强度结合高强度有氧运动。 时间: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进行有氧运动时,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待身体适应后建议将运动时间提高到每次至少30分钟,但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的整理运动,建议每次运动前后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整理运动。 频率:每周3~7次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每周至少进行2次,更理想的是逐渐增加至每周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