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可能导致海洋扇贝业产值下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8-10-18
  • 据统计,渔民每年在美国东岸海域获得捕捞扇贝的产值超过5亿美元。近期,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创建的新模型显示这种渔业未来可能存在风险。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上层海洋变得越来越酸,在最坏的情况下,未来30到80年内海扇贝数量将减少50%以上。强有力的渔业管理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可能会减缓甚至阻止这种趋势。

    目前没有任何海洋酸化对大西洋海扇贝的特定影响的研究,而该模型能够让科学家们探索海洋酸化的影响及如何改变扇贝种群的未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汇集了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以及人类反应的模型,并结合社会经济决策、海洋化学、大气二氧化碳变化、经济发展和渔业管理,全面分析了环境变化在海洋扇贝业的不同方面的影响。海洋吸收大气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这会导致海洋pH值下降。这种酸度会腐蚀由蛤蜊、牡蛎和扇贝等贝类制成的碳酸钙壳,甚至阻止幼虫形成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将现有数据与模型中的主要因素(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海洋酸化影响、渔业管理政策和渔民燃料成本)进行结合。

    研究指出,目前的海扇贝业非常健康,部分原因在于良好的管理。同时,研究利用该模型来探索良好的管理方法是否可以抵消海洋酸化的负面影响。

    模型显示,由于气候政策导致的化石燃料排放减少可能对海洋扇贝业造成重大影响。在所有的预测情景中,尽管采用了更严格的管理措施,甚至完全关闭了部分渔业,大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仍然导致海洋酸化增加和海扇贝数量减少。研究强调了大气中碳排放量对海扇贝的潜在风险以及其他商业贝类捕捞的影响:未来100年,在最恶劣的海洋酸化影响下,海扇贝数量会下降50%,而若实施积极的气候政策,此数量将仅减少13%。

    (冯若燕 编译)

相关报告
  • 《海洋科学消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冯志刚
    • 发布时间:2017-03-31
    • 北极迅速变暖曾经使南大洋的风偏移 大气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南极洲产生更强的海浪 降雨模式的改变关系到印度水源安全 水的释放震动太平洋板块深部 科学家在遥远的刚果沼泽中发现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泥炭地 为岩浆建模来寻找铜矿 最新评估显示海洋酸化将威胁西海岸珍宝蟹渔业 南极的生存艺术家 研究指出纳米颗粒反应最为活跃的区域 结晶法为环境空气碳捕获提供了新的选择 生物燃料媒介:寻找最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完美藻类 北极海冰的减少影响白鲸迁移 珊瑚鱼可以帮助控制过量的藻类 FishBase:鱼类研究数据库
  • 《新研究:海洋酸化可能使海藻物种变脆弱》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彭皓
    • 发布时间:2023-10-12
    •   海洋酸化对海藻有何影响?瑞典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海洋酸化可能影响海藻的化学平衡,使其结构和组织变脆弱,降低其整体生存机会。    此前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海洋酸化程度可能达到目前的约3倍。瑞典哥德堡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在海水样本中溶解足够二氧化碳,模拟到2100年可能出现的海洋酸化环境,然后在这种酸化海水中用90天培养一种常见的褐藻——墨角藻。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测量了海藻的生长速度以及结构的微小变化。他们还计算海藻的光合作用效率,分析其化学成分和菌体强度,并观察海藻在模拟波浪机械应力下如何移动或断裂,以分析它在海洋中是否面临更高受损风险。 与在未酸化海水中生长的海藻进行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在酸化海水中,海藻实际上更容易生长,光合作用更有效,损伤也未显著增加。但研究人员同时发现,酸化海水中海藻的菌体强度和组织密度降低,整体结构更多孔,钙和镁含量也更低。钙和镁是植物维持结构强度和柔韧性的重要营养物质。总体上,在酸化环境中,海藻更容易破裂、死亡。    研究人员表示,海洋酸化对海藻组织结构和菌体强度的负面作用,可能对沿海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海藻覆盖范围整体缩小,进而对依赖海藻获得食物和栖息地的生物产生影响。研究人员表示,仍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了解海洋酸化是否对所有褐藻都造成类似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