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温特2018-2019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19-02-26
  • 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发布了《德温特2018-2019 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该报告运用德温特独有的专利数据、工具和技术,通过综合考量研发实力、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商业成就等因素,遴选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机构。上榜机构在技术创新及专利保护方面成就突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专利具备高原创性、覆盖广泛市场并拥有众多衍生发明机会,商业前景广阔。

    今年是“德温特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连续发布的第八年。我们在评选过程中使用了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简称 DWPI)和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Derwent World Citation Index,简称 DPCI),借助这些数据库中权威、准确、经过深加工的专利数据,基于以下四项指标来跟踪各机构的创新活动:

    专利总量:机构过去五年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至少达到100件。

    专利授权成功率:机构必须具备很高的专利授权率。

    全球性:机构的专利申请必须具有全球性,覆盖欧洲、中国、日本和美国。

    影响力:机构的创新成果必须具有影响力,被其他机构频繁引用。

    科睿唯安德温特事业部总裁Dan Videtto表示:“‘德温特2018-2019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上榜机构深知,知识产权是连接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桥梁,它们正专注于开发高质量的创新方案和先进技术,努力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从而引领全球创新路径。我们对此深感骄傲。”

    与去年的趋势一致,全球创新中心继续从西向东半球转移。亚洲上榜机构达到48家,数量居首。美国紧随其后,有33家机构上榜,欧洲有19家机构上榜。今年的榜单中还出现了7家新机构:比亚迪、小米集团、思科、JFE 钢铁株式会社、卡巴斯基实验室、三菱化学和广达电脑。

    报告指出,今年的“德温特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呈现出三个主要趋势:

    ● 仍然以高影响力的创新为重心:

    当前的创新已转向更高质量的发明,这些发明拥有更广阔的潜在市场,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此类发明通常在多国获得授权,并被后续专利频繁引用。

    ● 中国大陆保持增长势头:

    受中国大陆从制造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型的推动,荣登 “德温特2018-2019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的中国大陆企业数量有所增加。此次上榜的有3家企业,分别是华为、比亚迪、小米集团。

    ● 热门技术:

    人工智能 (AI) 和5G移动通信是两个迅速增长的领域。在今年的百强榜单中,有31家机构的专利组合以AI领域的发明为主要构成部分;百强创新机构2018 年在5G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数量也迅速攀升,专利家族数量已超过 900 个。

    科睿唯安专利分析师、《德温特2018-2019 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撰稿人Bob Stembridge 表示:“通过跟踪专利活动,我们对各个机构具备商业化潜力的创新成果进行了详尽分析,从而细致地了解了这些机构在创新上的投入。今年的分析结果表明,领先的机构持续专注于高价值、高影响力的创新和新技术,保持了竞争优势。”

相关报告
  • 《科睿唯安发布《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2-21
    • 中国北京,2020年2月19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CCC;CCC.WS)今天发布《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报告显示,面对来自颠覆性企业的竞争,大型机构1在全球发明市场中的份额已经下滑至18%,全球创新环境正呈现碎片化趋势。报告还显示,创新正日趋成为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协作活动,每项专利记录2列举的发明机构平均数量呈上升趋势。 [1] 指评选《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名单时排名前1,000的机构 [2] 根据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从《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中收录的专利数量 本年度报告遴选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机构。上榜机构在技术创新及专利保护方面成绩斐然,同时这些专利拥有广泛的市场覆盖面和众多的衍生发明机会,商业前景广阔。 今年有三家中国大陆企业入选“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分别为华为、腾讯和小米,其中腾讯为首次入选。 划重点 今年的报告首度将分析范围扩大到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之外,揭示了创新市场的三大趋势: 1 全球排名前1000的机构在创新市场上的份额呈现缩水态势:六年前,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中逾四分之一(27%)的发明源自排名前1000的机构。今天,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18%。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利是由小企业,甚至是个体企业家和发明家孵化而来。大型企业必须学会更好地协作并探索非传统的合作伙伴关系,否则存在落伍的风险。 2 协作的重要性:创新正日益成为一项知识密集型的活动,并且随着技术的融合,基础科学和工程类学科更频繁地相互结合,因此需要涉及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中每项专利记录列举的发明机构平均数量由2014年的2.84家上升到2019年的2.99家,凸显了这一趋势。 3 强者恒强:入选“德温特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分数门槛在过去六年间上浮了逾五分之一(22%)。今年新上榜的六家机构分别是藤仓(Fujikura)、宏达电(HTC)、Immersion、微芯科技(Microchip)、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和腾讯,它们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创新环境中游刃有余,自2015年以来平均排名跃升了250位。 科睿唯安知识产权集团首席分析师Ed White说:“当今世界的现代发明,从电话、电动汽车到医疗设备,都需要更精深、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会涉及到之前看来毫不相干的学科领域。传统上主导创新进程的大型机构要想在一个更为复杂和碎片化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继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尝试和拥抱新的合作模式。” 科睿唯安知识产权集团总裁Jeff Roy说:“祝贺荣登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的企业!这其中既不乏拥有创新传统的老牌企业,也有近期活跃在创新市场前沿的新秀。它们共同打造了利用聪明才智创造价值的文化。同时,它们通过确立和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为未来的发明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划重点 01 上榜机构所处行业和地区概览 “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上榜机构分布于三大洲的14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上榜机构达到39家,数量居首。日本紧随其后,有32家机构上榜。美日两国的上榜机构之和接近榜单总数的四分之三。 上榜机构的行业分布中,硬件与电子行业以38家上榜机构的数量位居各行业之首,比去年增加3家。制造业和医药领域以16家上榜机构紧随其后,电信和软件行业各有8家上榜机构。 划重点 02 研究方法论 今年是“德温特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连续发布的第九年。我们在评选过程中使用了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简称DWPI)和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Derwent Patent Citation Index,简称DPCI),借助这些数据库中权威、准确、经过深加工的专利数据,基于以下四项指标来跟踪各机构的创新活动: 1.专利总量:机构在过去五年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至少达到100件(且申请的总数不少于500件) 。 2.影响力:机构的创新成果必须拥有足够的下游影响力,被其他机构频繁引用。评判标准参照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过去五年间(排除机构自我引用的次数之外)的引用频次统计数字。 3.专利授权成功率:通过计算近 5 年来专利申请公布量(专利局受理并公布但尚未授权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的比率来评估创新的质量。 4. 全球性:机构在全球主要市场对其发明进行保护,是重视其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指征。所使用四方专利指标覆蓋中国所使用四方专利指标覆盖中国、欧洲、日本、美国。
  • 《全球城市竞争力榜单发布:中国20城入围经济百强,深圳领跑》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11-17
    • 11月12日下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的第四部研究报告——《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在宁波正式发布。 这份报告从全球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城市评级等方面全方位评价城市发展。 快来一起看看国内城市在全球榜单中的排名吧—— 北上广深港跻身前20!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200强,中国39城上榜 判断一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到底强不强,经济密度和经济增量是衡量价值创造的效率与水平、规模和增速的恰当指标。因此,报告选择了全球50万人口以上的1006个城市做样本,全面计量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数,对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表现作出准确评估。 深圳(4)、上海(10)、香港(13)、北京(17)、广州(18)实力挺进全球20强。(括号内为该城市世界排名) 特别要注意的是,报告明确指出,2019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升少降多,东部沿海城市和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升多降少。 2019年,中国291个城市中有103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水平排名上升,182个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下降,尤其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降多升少,要引起重视! 香港、深圳领衔!全球可持续竞争力200强,中国31城上榜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提升自身在经济、社会、生态、创新、全球联系等方面的优势,并寻求系统优化,以持续满足公民复杂而高级的福利效用的能力。 简单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就是衡量居民福利的规模、水平和增长。 报告显示,虽然中国城市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还有些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在稳步提升,不仅31座城市跻身前200强,香港、深圳更是挤进了前20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十大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中,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位列其中,显示出城市集聚与核心城市优先发展的双重特征。 北京一枝独秀!全球城市分级前10强,中国占据3席 这次报告里还有个重磅消息。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首次推出“全球城市分级新标准”,并据此对上面提到的1006个城市进行了分级。 报告将这些城市分为3层、2类、5等、10级,这将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5等由高到低分别为:全球城市(A),国际枢纽城市(B),国际门户城市(C),区域枢纽城市(D)与区域门户城市(E)。 10级分别为:A+,A,B+,B,C+,C,D+,D,E+,E。 在这个榜单中,中国城市表现的怎么样? 全球10强中,中国占据3席,分别为北京、上海和香港,其排名分别为4,7,9名。 A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1; B+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1; B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2; C+等级和C等级——中国城市数量分别为4和18; D+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22; D等级——中国城市数量为100; E+等级和E等级——中国城市数量分别为141和2。 不过这些等级到底是依据什么评出来的?这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城市分级新标准”。 我们从专业角度帮你剖析一下: 报告中的全球城市分级是运用城市传统的集聚度与联系度,及有形的硬因素与无形的软因素对全球城市的影响,利用相对客观的层次聚类方法,对全球城市等级进行的划分。具体的影响因素看下图: 从城市分级中不难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仍然具有优势地位,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俗话说,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 客观讲,当前中国城市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国内城市冲入全球竞争力榜单。上榜的别骄傲,没上榜的别气馁,中国的城市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