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Mpox)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猴痘病毒与水痘、天花和牛痘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它于 1970 年首次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被发现,此后在西非和中非的一些国家出现零星病例和疫情。2022 年 7 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由于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蔓延,该疾病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管在医学治疗、疫苗和诊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猴痘等疾病仍在世界各地造成死亡和痛苦,并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截至 2023 年 1 月 29 日,已报告的猴痘病例达 85 189 例,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猴痘,但在天花被消灭后,这些免疫接种就停止了。不过,一旦患病,还是有治疗方法的。在 2022 年爆发的猴痘疫情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中,从接触猴痘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为 7-10 天。目前有三种疫苗用于预防猴痘病毒。其中两种疫苗最初是为天花研制的,而第三种疫苗则是专门为保护生物恐怖主义而设计的。第一种疫苗是一种减毒、不可复制的天花疫苗,也可用于免疫力低下的人,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名称销售。第二种疫苗 ACAM2000 是一种重组的第二代疫苗,最初是为天花开发的。建议用于预防猴痘感染,但不建议用于某些健康状况或怀孕期间的个人。第三种疫苗 LC16m8 是一种获得许可的天花减毒疫苗,其设计缺少 B5R 包膜蛋白基因,以降低神经毒性。它能产生针对多种痘病毒的中和抗体和广泛的 T 细胞反应。免疫反应需要在接种前两种疫苗的第二剂后 14 天和接种 ACAM2000 疫苗的 4 周后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这些疫苗在当前猴痘疫情中的疗效尚不确定,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因此需要下一代更安全、更特异的疫苗。尽管一些专家声称开发特异性范围大的疫苗是有利的,但以表位为重点的免疫原往往能更有效地增强中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