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limate Change文章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粮食产量》

  • 来源专题: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监测服务
  • 编译者: 刘建华
  • 发布时间:2014-04-08
  • 2014年3月16日,NatureClimateChang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气候变化与适应背景下的粮食产量元分析》(AMeta-analysisofCropYieldunderClimateChangeandAdaptation)的文章,表明较之本世纪上半叶,本世纪下半叶的粮食产量损失将更大。

    该文章基于1700多个数据集,在植物存在和不存在温度适应行为2种假设情形下,使用元分析法分别模拟评估了温度升高对温带和热带地区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存在适应行为的假设条件下,气温升高2℃,温带和热带地区的3种粮食作物均将遭遇减产。较之植物不存在温度适应行为的假设情形,在后一种假设情形下,随着温度升高0~5℃,作物产量将平均增产7~15%,但较之本世纪上半叶,本世纪下半叶粮食将遭遇更大幅减产的事实未能因为植物存在温度适应行为而改变。此外,该研究结果还表明,较之温带地区,热带地区的粮食产量将承受更大的损失,小麦和大米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强于玉米。

    (董利苹编译)

相关报告
  • 《美国粮食收成受气候变化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7-01-23
    • 为了更好地评估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对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影响,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运行了一套全面的美国农作物产量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再现所观察到的历年来高温引起的作物产量锐减,从而确认他们捕获了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主要机制。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增加灌溉有助于减少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但这种情况只有在水分充足的地区才有可能实现。因此研究结果认为需要限制全球变暖以遏制作物损失。 研究的主要作者,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伯恩哈德(Bernhard Schauberger)阐明他们研究的计算机模拟是基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强大知识和大量的数据与详细算法。但是,它们当然代表不了整个复杂的作物系统,所以研究人员称之为模型。科学家将模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确认模型是否包含了关键计算因素,包括从温度到CO2,从灌溉到施肥。 研究认为没有有效的减排措施,2100年小麦产量可能损失20% 如果每天气温为30°C以上,玉米和大豆都会损失约5%的收成。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模型捕捉到超出阈值的热量增加多少可能会导致突然和大量的产量损失。在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情况下,气温会更加频繁、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力。预计在本世纪末,在没有有效减排的情况下,与非温度升高区相比,温度升高导致的小麦收获损失为20%,大豆为40%,玉米为50%,这些损失甚至不考虑超过36°C的极高温度,否则预计产量将进一步降低。这些影响远远不止美国这个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一地:世界市场作物价格可能会上涨,而这是贫穷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 灌溉可能是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只在具备充足灌溉水的地区才可行。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合著者乔舒亚.埃利奥特(Joshua Elliott)揭示在模拟中增加农田灌溉时,损失大大减少,因此温度升高带来的水胁迫似乎比热胁迫的影响要大得多。当从土壤到植株的供水减少时,叶片中的小开口逐渐闭合以防止水分流失。因此,这样能防止二氧化碳扩散到植物细胞。此外,作物通过牺牲地面生物量甚至产量以增加根系生长,以此作为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因此,埃利奥特认为灌溉可能是抑制气候变暖极端影响的一个重要适应手段。 燃烧化石燃料使空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这通常会增加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因为对于每个吸收二氧化碳的单元会失去更少的水分。然而,科学家们认为,这并不能保证高温时的产量。温度大于约30°C时,模拟中额外的CO2施肥并不会缓解相关收益率的下降。 比较不同电脑模拟气候变化影响是ISIMIP项目的核心(部门间建模影响对比项目),项目由全球大约100个模型组组成。项目模拟工作是与AgMIP(国际农业模式比较及提高项目)共同合作完成。
  • 《干旱激素测定有助提高粮食产量》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刘晶晶
    • 发布时间:2014-06-06
    • 近年来,洪水和干旱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气候专家认为这些现象在未来还会更加频繁发生。因此,科学家需要了解这些现象对植物的影响,以便于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植物激素在细胞间传递化学信号,交换植物生长或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相关信息。植物运用激素信号的一个特别方式是对土壤碱性的反应。响应这类信号的激素被称为脱落酸。它不仅对水利用效率进行调控,还在依据土壤情况发出保持种子休眠和发芽重要信号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首次实时测定了在单个植物细胞中的脱落酸水平,该论文发表在eLife杂志上。 该研究揭示了脱落酸在高盐缺水植物中的作用。此次开发的新工具有助于通过生物工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植物面临减产的情况下。 该工具运用多重荧光标记蛋白质来测量植物细胞中的脱落酸浓度。研究结果表明,运载脱落酸进入细胞的蛋白质可能多于现在已知的数量,而且脱落酸会很快被根细胞吸收而消除。 研究团队还将继续研究植物细胞对激素信号的响应微调过程。这些工具将同样适用于人类和动物激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