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08
  • 2017年11月24-26日,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近16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800余人出席了大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广东省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大国人文地理学的综合创新与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   出席本次年会的领导专家有: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校长王恩科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毅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许学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竑教授,延边大学副校长林哲浩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宋长青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区域规划研究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书金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钟巍教授等。   大会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教授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许学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钟巍教授先后致辞。   大会主题报告先后由中山大学薛德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陆玉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书金研究员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宋长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张晓玲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Lily Kong教授、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蔡晓兵副总裁、华南师范大学陶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书金研究员分别围绕“地理学发展的新挑战与对策”、“关于主体功能区大战略的讨论”、“现代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建构可持续城镇化理论:空间、尺度与治理”、“Smart Eldercare inSingapore: Negotiating Agency and Apathy at the Margins”、“GIs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城市形态学与家的研究”、“人文地理学学术论文写作及编辑论坛”等议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和讨论。   本次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含摘要)460 余篇,设立了“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一带一路与政治地理学”、“产业动态与区域发展”、“文化地理:遗产与节事”、“家的地理学”、“地方认同与感知”、“旅游地理学新视角与新方法”、“环境与生态”、“乡村旅游”、“城市内部空间分析”等40个专题分会场,有260多位与会者做了分会场专题报告,并有140余篇学术论文参与了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此次会议是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有史以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充分展示了人文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盛况。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陆玉麒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毅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分别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刘毅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对2017年人文地理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大会承办方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对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赞许。刘毅副理事长认为我国人文地理学处于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十九大提出中国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这对人文地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希望人文地理学界及早行动起来,把握机遇,顺应发展潮流,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到新的高度,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朱竑副校长对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以及所有的领导嘉宾、参会者表示了感谢。他认为,学术会议需要有仪式感,需要更加灵活、更加开放,他期盼今后的人文地理学术年会能进一步激活大家的活力,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创琳主任代表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对中国地理学会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与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方创琳主任希望大家能够把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当做人文地理之家,在这个家里施展才华,展现科研成果。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战略需求做出人文地理学应有的贡献。   大会还为刘晔等10 位青年学者颁发了“2017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最后延边大学林哲浩副校长向与会代表发出了2018年6月在延边大学举办“2018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的邀请。   在全体参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期待在2018年6月再次相聚在东北延边!

相关报告
  • 《第一届中国保护生物学大会在广州长隆隆重召开》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29
    • 2023年11月24日-27日,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动物学会保护生物学分会、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江西农业大学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省长隆慈善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保护生物学大会”在广州长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校、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林业主管部门、非政府组织等208家单位,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科技与管理工作者,共计92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聂永刚研究员主持,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际保护生物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动物学会保护生物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先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先生,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任海研究员,广东省林业局副局长吴晓谋先生,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副主任周文能先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围绕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生物学学科发展、濒危动物与植物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做了发言,并对本次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 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包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院士等。本次会议共有11个大会特邀报告,大会报告人就各自研究领域分别做了精彩发言。大会围绕保护生物学科学研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两个方向共设置保护演化生物学、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与保护生理学、保护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及动物疫病、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新技术、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社会公益保护地、濒危物种迁地保护、“昆蒙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之未来等10个专题分会场,共计204个报告。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积极参与,就科研与保护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果踊跃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共襄学术盛宴。 本次大会参会人员多,报告质量高,涉及领域广,标志着我国保护生物学学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保护生物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综合交流平台,将有助于发挥科学研究在保护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保护生物学学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 《第十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在杭州成功召开》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10-29
    • 本次年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路径与对策”为主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和赋能的路径和战略,交流如何通过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研究提出应对新形势、新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大会吸引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691篇论文投稿,1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10月21日上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光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穆荣平理事长、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魏江教授依次发表了精彩的致辞。 致辞过后,年度学者颁奖仪式隆重举行。由开幕式主持人李光副理事长公布了2022年度学者与2023年度学者,由方新名誉理事长和穆荣平理事长为年度学者颁奖。 颁奖仪式结束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五位专家围绕年会主题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方新教授做了《中国式现代化与科技现代化》主旨报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研究员做了《愿景驱动创新发展政策系统的思考》主旨报告,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湖畔实验室主任张建锋做了《数字技术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胡志坚研究员做了《科学自信:一般进化论视角看科学》主旨报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魏江教授做了《数据基础观的构建》主旨报告。 10月22日上午,年会围绕主题继续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五位专家依次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监事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李廉水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蔡莉院长做了《数字创新驱动的创业机会资源一体化》主旨报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垣做了《企业数字化生态协同的思考》主旨报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柳卸林教授做了《知识重组的复杂性与嵌入性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基于城市的分析》主旨报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劲教授做了《原始创新的机理与政策》主旨报告,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波教授做了《数据驱动的用企互动创新》主旨报告。 10月22日下午,举办了两场专题对话和闭幕式。首先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魏江教授主持下,樊春良、李正风、苏敬勤、朱桂龙、陈光、陈衍泰六位专家进行了“数字创新驱动中国式现代化”高端对话,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陈凯华主持下,周青、李胜会、黄灿、郭京京、毛昊、武建龙六位专家进行了“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青年对话。两场专题对话结束后,年会举行了颁奖仪式。由闭幕式主持人穆荣平理事长表彰了2023年优秀博士论文、2022年会优秀论文和2023年会优秀论文及作者。 会议最后,穆荣平理事长对浙江大学与浙江财经大学会议筹备组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并对本次年会进行了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