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台规划 “十四五”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2-06
  • 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其中,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工信部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描绘了蓝图。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能源效率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4.8亿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

      《规划》提出“聚焦一大行动、构建两大体系、推动六大转型、实施八大工程”的整体工作安排。即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为引领,着力构建完善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系统推进工业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生产方式数字化等6个方向转型,配套实施工业碳达峰推进工程、重点区域绿色转型升级工程、工业节能与能效提升工程、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工程、工业节水增效工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工程、绿色产品和节能环保装备供给工程、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工程等八大工程。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12/05/content_1236439.shtml
相关报告
  • 《河南洛阳出台“十四五”能源规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1
    • 1月29日,记者从洛阳市发改委获悉,《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十四五”期间,洛阳市将通过降低能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加快外引清洁能源等,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洛阳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中石化、化工、非金属和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并降低平均能耗水平,引导市民建立绿色消费行为习惯。 积极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持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着力提升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水平,积极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天然气等低碳化石能源替代煤炭等高碳化石能源,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供应格局。 重点推进伊川县、汝阳县、孟津区、洛龙区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规模100万千瓦以上。 持续推进氢能产业链条本地化、生产规模化、运营集约化,打造“郑汴洛濮氢走廊”氢能产业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高地,建成我省规模最大的氢能产业发展基地。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 持续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把节能降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形成节能低碳的能源消费新模式。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总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总工业比例下降5%左右,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00%。 新增充电桩1.2万个,全市公共服务领域停车场配建充电设施的车位比例不低于25%,实现高速公路快速充电设施全覆盖。 着力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打造新一代坚强智能电网,增强能源储备能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油商业储备基地。 积极培育现代能源发展体系 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升级,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筑支撑能源低碳转型的新增长点。 创新完善能源体制机制 积极推进电力生产企业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支持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绿色专项债券,持续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改革,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机制保障。
  • 《工信部:到2025年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5
    • 工信部3日对外公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阐述“十四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能源效率稳步提升等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安排。规划明确,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等一系列目标。提出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