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编撰的《黄河三角洲生态农牧场构建原理与实践》出版发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1-22
  •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课题组联合海岸带研究所共40多位学者历时3年编撰完成的《黄河三角洲生态农牧场构建原理与实践》专著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是《现代渔业创新发展》系列丛书之一,也是《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0 年3月出版)的姊妹篇。

    《黄河三角洲生态农牧场构建原理与实践》聚焦黄河三角洲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等重大科技问题,重点解决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建设原理、技术模式和空间布局等问题,系统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生态农牧场环境监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盐碱地生态农牧场、滩涂生态农牧场、浅海生态牧场构建原理、技术与模式,生态农牧场特色生物资源产品开发与应用,以及生态农牧场空间布局等内容。

  • 原文来源:http://www.qdio.cas.cn/2019Ver/News/kyjz/202211/t20221118_6551013.html
相关报告
  • 《烟台海岸带所赴东营调研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建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7-11-16
    • 2017年10月28-30日,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3家单位组成调研组到黄河三角洲就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构建展开实地调研,并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进行了座谈。   调研组在东营市科技局副局长吕双江、徐自文等陪同下先后实地考察了东营市恒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营市海盈水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利全生态林业有限公司以及东营市盛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企业规模、产业效益、技术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为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构建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实施提供了一手调查资料。   10月29号下午,调研组在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召开企业对接座谈会。东营市科技局徐自文副局长、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林来水副书记、马伟副主任及10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主持。会上,烟台海岸带所科技处处长王德对研究所的概况做了介绍,所长助理赵建民针对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构建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做了整体报告,各分内容分别就实施方案与需求做了报告。参会的10家企业也分别简介了企业特色、技术或设备需求,并专门针对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构建提出了针对性需求。调研组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杨红生常务副所长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此次调研的实际意义,认为本次会议解决了各课题与相关企业间的进一步对接问题,为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构建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该项目的实施为海岸带区域湿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形成“中国模式”与“中国智慧”。   10月30日,调研组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科技局刘志鑫局长的陪同下调研了农高区盐碱地农业。
  • 《我国第一部海洋牧场领域本科教材《海洋牧场概论》正式出版》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7-24
    •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主编的“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海洋牧场概论》,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是我国第一部海洋牧场领域的本科教材。 2019年教育部奏响了“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的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力争将新农科建设为提升国家生态成长力的增长极,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正于酝酿中实施。面向产业新业态,亟待培养新型专业人才,涉农涉海高校陆续开设了海洋牧场相关课程。由于缺乏系统全面介绍海洋牧场建设原理与实践的教材,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培养知海爱渔的新型专业人才,涉农涉海20所高校、3家科研院所的74名专业教师共同编写了本书,紧扣学科培养方案,构建了较为系统的海洋牧场建设原理与实践专业知识体系。全书共分九章,包含绪论、海洋牧场构建原理、海洋牧场生境与生态功能、海洋牧场建设设施、海洋牧场选址与布局、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构建、海洋牧场监测与评价、海洋牧场管理、产业融合与发展展望。旨在培养知海爱渔的新型专业人才,为海洋牧场教学和科研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为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从事海洋牧场研究、建设与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