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系外行星海洋存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8-26
  • 近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与蒙特利尔大学合作首次证明温带系外行星LHS 1140b可能是另一个海洋世界。在过去几年中,Hubble、Spitzer和TESS太空望远镜以及安装在智利VLT望远镜上的ESPRESSO对这颗位于鲸鱼座、距离太阳系约48光年的行星进行了观测。研究小组能够精确测量LHS1140b的质量和半径。这些数据表明,该颗行星密度很低,存在厚厚的氢和氦包层和/或大量的水。

    2023年12月,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及其NIRISS仪器对LHS1140b的观测结果表明这颗行星不再有氢和氦的包膜。JWST的另一个仪器NIRSpec(工作波长与NIRISS不同)进行的独立同步分析证实了这一惊人发现,证实了这颗行星的低密度是由水的存在造成,其数量远远超过地球。考虑到这颗行星与其恒星之间的距离,这些水很可能部分以液态海洋的形式存在。

    这一结论是JWST在寻找潜在宜居行星方面的首个惊人发现。这颗“超级地球”型行星比地球大1.7倍,质量大5.6倍,未来的观测将确定其大气层的化学组分特征。(於维樱 编译;熊萍 责编)

  • 原文来源:https://www.cnrs.fr/en/press/james-webb-space-telescope-provides-first-hints-evidence-existence-ocean-exoplanet
相关报告
  • 《发现海外行星》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20-09-14
    •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基于暗能量调查数据,利用寻找相似类型天体的新方法,发现海王星以外的300多个位于太阳系最深处的小行星,这份最新的天体目录将有助于寻找假设的第九大行星及其他未发现的行星。该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上。 2020年1月,暗能量调查完成了为期6年的数据收集工作。它针对星系和超新星研究而设计,目标是收集南部天空的高精度图像,了解暗能量性质。尽管暗能量调查并不是专门针对外海王星天体(简称为海外天体)设计的,但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使它在此方面具有优势。为了适应面向海外天体的研究任务,研究人员开发追踪运动的新方法,每一两个小时进行一次海外天体调查,可以更轻松地追踪并复原天体运动。
  • 《美国宇航局的韦伯望远镜用来寻找年轻的褐矮星和流浪行星》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12-19
    • 最小的天体有多小?它们像恒星一样形成,但自身不发光?与成熟的明星相比,他们有多常见?“流浪行星”呢?它们是在恒星周围形成的,然后被抛入星际空间。当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2021年发射升空时,它将为这些问题带来曙光。 回答这些问题将会在两类天体之间划定一个界限,一类是由气体和尘埃的引力坍缩云形成的恒星,另一类是由气体和尘埃聚集在年轻恒星周围的圆盘上形成的行星。它还将区分关于褐矮星起源的不同观点,褐矮星的质量在太阳的1%到8%之间,其核心无法维持氢聚变。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亚历克斯·肖尔茨(Aleks Scholz)领导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将利用韦伯发现附近一个名为NGC 1333的恒星托儿所中最小、最模糊的居民。NGC 1333星团位于英仙座,距地球约1000光年,从天文学角度看,它与地球非常接近。它也非常紧凑,包含了许多年轻的恒星。这三个因素使它成为研究恒星形成的理想场所,特别是对那些对非常微弱的、自由漂浮的物体感兴趣的人。 “目前发现的最小质量的褐矮星只有木星的5到10倍重,”Scholz解释说。“我们还不知道更小质量的物体是否会形成恒星托儿所。有了韦伯,我们预计将首次发现像木星一样微小的星团成员。它们相对于更重的褐矮星和恒星的数量将揭示它们的起源,并为我们更广泛地了解恒星形成过程提供重要线索。” 模糊的边界 非常低质量的物体是冷的,这意味着它们发射的大部分光是红外波长。由于受到地球大气的干扰,从地面望远镜观测红外光具有挑战性。由于其庞大的体积和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观察红外光的能力,韦伯非常适合寻找和描述质量在5木星以下的年轻的自由漂浮物体。 褐矮星和巨行星之间的区别很模糊。 “有些物体的质量低于10-木星标记,在星系团中自由漂浮。由于它们不围绕任何特定的恒星运行,我们可能会称它们为褐矮星,或质量与行星相当的天体,因为我们对此并不了解,”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员Koraljka Muzic说。“另一方面,一些巨大的行星可能会发生聚变反应。一些褐矮星可能会形成一个圆盘。” 还有一个问题是“流氓行星”——那些形成类似行星的物体,后来被逐出它们的太阳系。这些自由漂浮的物体注定要永远在星星之间游荡。 几十个一次 该团队将使用韦伯的近红外成像仪和无缝隙光谱仪(NIRISS)来研究这些不同的低质量物体。摄谱仪将单一光源的光分解成各种颜色,就像棱镜将白光分解成彩虹一样。当材料发光或与光相互作用时,这种光携带产生的指纹。摄谱仪使研究人员能够分析这些指纹,并发现诸如温度和成分等特征。 NIRISS将为团队提供几十个对象的同步信息。“这是关键。为了明确地确认褐矮星或流浪行星,我们需要看到光谱中分子的吸收特征——主要是水和甲烷,”研究小组成员、康奈尔大学的Ray Jayawardhana解释说。“光谱学是很费时间的,能够同时观察许多物体是很有帮助的。另一种选择是先拍摄图像,测量颜色,选择候选,然后再拍摄光谱,这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依赖更多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