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协会的“预防”风险评分在多民族人群中用于心血管风险预测的效果评估》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5-07-09
  • 由美国心脏协会创建并认可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PREVENT)”公式可用于对普通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但尚未在多民族人群中进行过测试。在本研究中,在一个涵盖美国退伍军人的大型全国性多民族样本中,评估了“PREVENT”公式在预测总心血管疾病(CVD: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风或心力衰竭;PREVENT-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中风;PREVENT ASCVD)以及心力衰竭方面的应用价值。我们比较了使用“PREVENT ASCVD”公式预测ASCVD风险与之前的风险预测评分(汇集队列公式,PCEs)的区分能力和校准性能。在 2500291 名年龄在 30 至 79 岁之间的退伍军人(93.9%为男性,6.1%为女性)中,平均(四分位间距,IQR)随访时间为 5.8 年(IQR = 3.1 - 8.3 年)期间共发生了 407342 次总心血管疾病事件。在总体样本中,PREVENT-CVD 的一致性指数(C-index)(95%置信区间(CI))为 0.65(95% CI = 0.65 - 0.65),在不同种族和族裔群体(亚洲人、夏威夷原住民或太平洋岛民,0.70(95% CI = 0.69 - 0.71);西班牙裔,0.70(95% CI = 0.69 - 0.70);非西班牙裔黑人,0.68(95% CI = 0.68 - 0.69);非西班牙裔白人,0.65(95% CI = 0.64 - 0.65))中也保持相似。PREVENT ASCVD 和 PCEs 的 C-指数相似,范围在 0.61 至 0.63 之间。总体样本中 PREVENT-CVD 和 PREVENT-ASCVD 的校准斜率分别为 1.09(标准误差 = 0.04)和 1.15(标准误差 = 0.04)。相比之下,PCEs 对 ASCVD 的预测存在偏差,校准斜率为 0.51(标准误差 = 0.06)。PREVENT 和 PCEs 的校准斜率在不同种族和族裔群体中相似。在美国退伍军人中,PREVENT 方程能够准确估计心血管疾病和 ASCVD 风险,但在不同种族和族裔群体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预测 ASCVD 风险方面优于 PCEs。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789-2
相关报告
  • 《使用风险评估工具来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决策》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jiafw
    • 发布时间:2018-12-02
    • 风险评估是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策略中的关键步骤,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的认识可以识别出高危患者,这些患者可能在他汀类药物和抗高血压治疗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美国目前的血压和胆固醇管理预防指南建议使用队列研究开始临床医生和患者在一级预防中共同决策的过程,该队列研究已被广泛验证,并被广泛应用于一般美国临床人群,但是他们可能系统性地低估了来自特定种族/民族群体、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或患有慢性炎症疾病患者的风险,而高估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或经常参加预防保健的患者的风险。如果病人处于边缘区或不确定性的中间地带,或者病人在与临床医师共同讨论后仍无法决定,考虑到增加风险的因素(如家族史),额外的测试和冠状动脉钙化评估对于重新分类、风险评估和改善他汀类药物治疗等方面可能是有用的。本报告概述了定量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证据基础,回顾了现有风险评分的优点和局限性,讨论了为患者细化个体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就临床实践中风险评估和决策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 《肠道菌群或会影响人们患心脏病的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25
    • 如今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合适的肠道微生物能够帮助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而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则发现,上述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人类。 很多人常常会认为,诱发心脏病的风险因子是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但这些风险因子却并不能有效地帮助预防某些人群的心脏病风险,比如年轻人、女性以及某些种族人群,而不良的肠道微生物组或许就是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的缺失的风险因素。 评估个体患心脏病或中风风险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测定机体动脉的僵硬程度,这种参数称之为动脉僵硬度(arterial stiffness),其与高胆固醇或抽烟密切相关,同时与机体炎症也密切相关。炎症是机体对损伤的正常反应,但当机体炎症非常严重,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就不是对损伤所产生的反应了,这种炎症常常会诱发多种疾病,比如关节炎和湿疹等,很多研究都表明,机体的炎症程度越严重,其患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就越高。 最近,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都表明,炎症是诱发心脏病发生及动脉硬化的关键风险因子,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予参与者一种能降低炎症的药物,或许就能够减少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病发病次数,同时还能降低个体患癌的风险。那么如何在没有“花哨”药物的帮助下就能够降低机体炎症呢?避免肥胖和吸烟或许就是不错的方法,而且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也能起到帮助的作用。 我们能够改善机体的肠道菌群 机体的肠道菌群在预防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比如炎症、糖尿病和炎性肠病等,在所有的疾病中,研究人员都发现患者机体中缺少多样性的健康肠道菌群,在影响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动脉硬化程度加剧的女性机体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较低,然而健康动脉的女性肠道中却拥有者多样性的肠道菌群,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在动脉健康的人群的血液中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所产生的有益物质的水平较高,这种名为吲哚丙酸(indolepropionic acid)的特殊物质能够帮助预测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当个体摄入富含纤维的饮食后,其肠道菌群就会产生较高水平的吲哚丙酸。 研究者指出,大约10%的动脉硬化病例都能通过肠道微生物以及这些菌群所产生的特定物质来解释,相比较而言,胆固醇水平、吸烟、糖尿病以及中等肥胖对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影响不到2%。这些研究非常重要,并不像遗传风险我们无法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来改变肠道菌群以及其所产生的特定物质。影响肠道菌群的一种方式就是摄入益生菌,比如通过摄入益生菌食物或补充剂,或者通过粪便移植均可以实现。 该方法已经在一项糖尿病临床试验中进行了应用,科学家们将来自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给予糖尿病患者,数周后这些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其肠道菌群也发生了改变,目前这种类型的研究也在心脏病和其它疾病的患者中开展了。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饮食,当我们摄入富含Ω-3(鱼油)或膳食纤维的饮食后,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群就会加速生长,很多食物中都富含膳食纤维,比如水果、蔬菜、坚果、黑巧克力等,如今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机体肠道菌群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当然后期他们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广泛的研究来解释二者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