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机所在红外弱小目标处理研究中获得进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7-11-15
  •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围绕基于POCS的红外弱小目标超分辨率复原算法展开研究。针对红外弱小目标超分辨率复原中出现的问题,对传统POCS超分辨率复原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改进算法,提高了复原算法的性能,同时使其达到实时或接近实时,进而可以在实际红外图像处理系统中应用。

    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红外弱小目标识别与跟踪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DOI: 10.1038/s41598-017-15273-0)上。《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社旗下一综合科学期刊,专注于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属中国科学院SCI期刊分区1区,SCI影响因子5.228。论文的第一作者是陈健助理研究员。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光电对抗研究部创新基金等支持。

    图1.研究成果发表在www.nature.com

    随着红外成像相关产业的兴起,红外成像技术具有的隐蔽性好、探测范围广、定位精度高、穿透距离远,以及轻质小巧、低耗可靠等优点备受青睐,已成为当前智能化光电探测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红外弱小目标的图像细节特征少、信噪比低等特点成为红外图像应用的瓶颈,如何提高红外弱小目标成像效果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项研究以“复原为本”为研究着眼点,利用超分辨率复原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红外弱小目标超分辨率复原的方法和技术。

    本项研究提出了四种改进的POCS算法和一种新的超分辨率复原评价方法,并分别通过基于红外动态场景仿真系统实验和基于红外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本项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在于:

    (1)针对传统POCS复原方法对噪声比较敏感的问题,将目前去噪效果较好的BM3D滤波方法和POCS复原方法相结合,对BM3D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使用图像块的均值预筛选和限制分组图像块数目的方法,降低了BM3D方法的运算量。实验表明基于BM3D的POCS超分辨率复原算法能够在低分辨率图像包含噪声时,取得比传统POCS方法更好的复原效果,复原的高分辨率图像主观上基本看不出噪声。

    (2)针对传统的超分辨率复原评价体系只关注图像某一方面统计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SIM_NCCDFT的超分辨率复原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结合了空间域的灰度均值、对比度以及频域自相关,能够同时评价超分辨率复原结果在空间域的复原效果和对频域信息的复原精度,实验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很好的评价超分辨率复原的结果,对超分辨率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针对POCS超分辨率复原算法迭代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光电探测系统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梯度图的快速POCS超分辨率复原算法。该算法根据图像的梯度分布对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迭代系数进行计算。改进算法能够较好的保留边缘信息并抑制噪声,进而在保证超分辨率复原性能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运算时间。同时,提出了另外一种改进算法:基于区域选择的快速POCS超分辨率复原算法。光电探测系统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目标区域,而这一区域通常只占很少的像素位置,因此通过阈值分割和合并找到所有目标区域并集,然后仅在这个目标区域并集上进行超分辨率复原。这样,去除了复原背景的巨大运算量,大大缩短了运算时间,使其达到实时或接近实时,进而可以在实际红外图像处理系统中应用。

  • 原文来源: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15273-0
相关报告
  • 《长春光机所光子实验室在利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石墨烯材料方面的研究获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5-11
    • 自石墨烯被首次发现以来,“二维材料”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如何突破材料本身性能,拓展其物理化学性质,是实现其走向应用的关键环节。通过自组装,电子束刻蚀和极紫外光刻等技术在石墨烯上制备微纳结构,能够调控其带隙、吸收、载流子迁移率等性能。但这些方法存在着耗时、成本高昂,缺乏通用性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成本,高效制备微纳结构石墨烯,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飞秒激光加工技术 凭借着超高峰值功率和超短脉冲持续时间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材料的超精细微纳加工领域。 然而,以激光直写为例,虽然其精度很高,但在超精细微纳制备上,效率仍有待提高。同时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是该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显然,如何利用灵活简便的加工手段解决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问题是拓展飞秒激光实用化的关键所在。   针对上述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子实验室杨建军团队和山西长治学院、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对方式——飞秒激光等离子体光刻技术( FPL )。通过均匀化入射激光通量的宽视场照射以及调控激光与物质耦合强度和瞬时局部自由电子密度分布等,合作者们在百纳米厚的硅基氧化石墨烯( GO )薄膜表面实现了高质量微纳周期结构的快速制备。   这项工作首次证明了 FPL 技术在二维薄膜材料上能够实现大面积高质量亚微米周期结构(周期约 680 纳米,宽度约 400 纳米)( rGO-LIPSS )的快速制备。不仅如此,得益于飞秒激光的非线性光学特点, FPL 技术加工过程不易受材料表面缺陷、杂质等因素的影响,加工基底也不易受到材料种类的限制。加工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利用传统的湿转移法进行完整转移。这为相关材料周期性微纳结构的灵活制备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成果以 “ High-speed femtosecond laser plasmonic lithography and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for anisotropic photoresponse ”为题发表在Nature子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上 。
  • 《长春光机所上转换纳米材料光子动力学精准调控获得突破性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22
    • 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信息和能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由稀离子光子动力学复杂过程决定的光子能量上转换效率过低挑战问题的限制,其应用基础研究进展极其缓慢,自稀土上转换发光概念提出以来未能获得实质性突破。因此,深入地揭示和生动地描绘上转换光子动力学的清晰图像,是突破光子能量上转换效率瓶颈问题限制的最为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孔祥贵、刘晓敏研究员课题组创新地将可控“离子纳米分区掺杂”技术和稀土离子延迟激发调控方法与 Monte Carlo计算模拟方法 相结合,在国际上首次清晰地阐述了光子能量在多纳米层区域内的吸收、迁移、传递及复合的动力学过程,生动地描绘了光子能量单次瞬态迁移迅速和“游走”随机等生动动力学图像,实现了光子动力学过程的精准调控,为解决光子上转换效率低的领域挑战性难题明确了方向。该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SCI影响因子 11.99)上( Angw. Chem. Int. Ed, 2018, 57 , 3054-3058. DOI: 10.1002/anie.201711606 ),并被选为杂志的封面。第一作者为佐婧博士和涂浪平助理研究员。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吉林省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的支持。 该工作也感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范特霍夫分子研究所张宏教授和 Evert Jan Meijer教授在模拟计算方面给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