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深圳第三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期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asis of SARS-CoV-2 entry by using human ACE2”的文章。
文章报道了研究人员利用免疫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首先确定S1 CTD(SARS-CoV-2-CTD)为SARS-CoV-2中与hACE2受体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随后通过结构分析,揭示了SARS-CoV-2-CTD与hACE2的受体结合模式,且SARS-CoV-2-CTD与hACE2形成更多的原子相互作用,有更高的受体结合亲和力。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组单克隆抗体(mAbs)以及针对SARS-S1 / RBD的鼠多克隆抗血清无法与SARS-CoV-2 S蛋白结合,表明SARS-CoV和SARS-CoV-2之间的抗原性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先前开发的基于SARS-RBD的候选疫苗不太可能对SARS-CoV-2预防有任何临床益处。该研究阐明了病毒的进入和致病机理,并有望激发针对包括新冠病毒等新兴病原体的新型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