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图书馆加入“一带一路”图书馆 联盟成员馆增至21家》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uoluo
  • 发布时间:2020-12-15
  • 2020年12月11日,举行了“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座谈。深圳市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以及来自西部地区的西安图书馆、兰州市图书馆、敦煌市图书馆、彬州市图书馆、嘉峪关市图书馆正式加入联盟。座谈会上,2020年新加入联盟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重点介绍了自己所在图书馆的特色,分享了经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史地理、海洋学、图书情报学的专家也对联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联盟成员可以为国家“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添砖加瓦。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已增至21家。未来,各成员馆将继续加深区域性互联互通机制,实现东西部海上与内陆的“一带一路”沿线图书馆的有机联合。

相关报告
  • 《当“一带一路”遇上图书馆》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16-12-05
    • 《瞭望东方周刊》于晓伟介绍了图书馆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如何发挥作用。 2014年秋,来自埃及、约旦、伊拉克、阿曼、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黎巴嫩、苏丹、摩洛哥、也门等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十余名图书馆馆长、专家和国内图书馆界人士齐聚北京,参加“中国阿拉伯国家图书馆馆长论坛”。   其间,中阿图书馆界代表通过《中国阿拉伯国家图书馆馆长论坛公报(2014年10月13日北京倡议)》,就建立信息领域合作机制、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合作发展、文献典籍保护与利用、数字图书馆发展合作等共同关注的问题研讨交流。   此次中阿图书馆界的交流,基于201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10周年,以及落实中国领导人“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助理孙一钢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任何一个合作都很难说只是经济的合作,文化伴随经济共存。” 图书馆的碰撞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对话交流中,“图书馆馆长论坛”这样的交流尚属首次。   此前,由国务院新闻办发起,中国国家图书馆实施的“中国之窗”项目,已先后在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落户;阿拉伯国家代表团也多次赴京沪粤等地,参观考察中国图书馆事业。   自2008年起,图书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被正式纳入中阿合作论坛的两年行动执行计划,举办本次图书馆馆长论坛,正是第六次中阿部长级会议发布的2014年至2016年行动执行计划之一。   “图书馆是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中,润物细无声,让经济带上的国家能够互相了解、接受。包括文献也是一个全方位的解读,除了风土人情外,也记录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孙一钢说。   图书馆作为公共阅读服务平台,其交流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着的异域文化知沟有重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说:“这种阅读平台,是每个人、每个集体一生中获取知识、自主意见、提升文化素养的基本方式,……在它面前,年龄、种族、宗教、民族、语言、社会地位的界限消失殆尽,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从中受益。”   中阿图书馆界合作的初步设想是,每两年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各召开一次专家大会,每年互在对方国家举办一次图书等内容的展览。 丝绸之路是结合点   合作建设中阿数字图书馆是此次论坛公报的落地部分,其目标、内容、服务形态、模式,会在2015年的中阿信息领域图书馆专家大会上探讨确认。   孙一钢介绍说:“阿拉伯国家的图书馆整体水平并不高。有些做得很好,比如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有些是刚组建不久,有些仅局限于图书提供,数字图书馆建设刚刚起步。”   跨国界图书馆早已有之。如世界数字图书馆,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斯倡议建立,是世界各国文化资源交流的共享平台。   区域性的数字图书馆合作建设,一个范例是2010年签署的中日韩数字图书馆协议。   但中阿数字图书馆显然任务更为艰巨:中日韩数字图书馆呈现的都是东方文明,而中阿数字图书馆面临文化鸿沟。   中阿合作交流中,语言可能是最大的挑战。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语言难题可以从技术角度解决,比如世界数字图书馆就有七种语言。   “我不担心彼此的标准规范问题、平台搭建问题,包括语言问题,而是担心双方如何找到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资源,要找到可读、可视、有效的内容,需要下功夫。”孙一钢说。   “这个讨论的前提是你有什么,我有什么。不能是你宣传你的东西,我宣传我的东西。要找到大家共同的结合点,资源建设和内容建设是需要下大力气去做的。”他解释。   结合点之一,就是丝绸之路。   伊拉克国家图书文献局代表说,丝绸之路曾经是、并且现在依然是中阿加强社会与民间深厚关系的一大基础。   孙一钢则认为,可以围绕丝绸之路构建文化资源,打造沿途风情、风俗习惯、当地文化、历史内容等,之后再分专题梳理。   比如,把不同版本的《古兰经》集合在一起。   “通过文献构成,把中阿文化交流的情况完整地呈现出来。它不仅仅促进经济,而是对中阿深入了解,促进交流,间接也会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孙一钢说。   此次论坛选择国内代表时,以青海、宁夏、新疆、广西,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民族图书馆等为主。“他们本身是多民族地区,是文化融合的地方。”   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代表也提出了建议。苏丹国家图书馆秘书长建议,举办图书馆学与信息技术会议、座谈、讲座,开展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与专业人士间的互访交流;在图书馆学与信息技术学领域交换奖学金,开办培训班;建立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络连接工程,建立阿拉伯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一对一联谊关系等。
  • 《UOC图书馆与拉美图书馆联盟合作》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mawutong
    • 发布时间:2017-11-16
    •     UOC图书馆馆长Ciro Llueca出席了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七届Innovatics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组织的数字化、促进大学生数字技能和用户体验以及大学环境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在此次研讨会上,Ciro Llueca在一些拉美国家的300名专业人士面前,以大学图书馆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     UOC对智利的访问有助于加强UOC与DUOC UC大学(DUOC UC隶属于智利天主教大学)学院的联盟,从而了解大学教学机构的数字化进程。UOC还参加了大学生数字技能研讨会,以及评估数字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内部工作会议,该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大学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