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潮光互补光伏电站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6
  • 2021年12月29日,浙江温岭潮光互补智能光伏发电项目11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及库区内,规划装机容量10万千瓦,配备5兆瓦/兆瓦时储能设备。作为全国首例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依托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为基础,在电站外河道上安装总面积约2000亩光伏区,继而与潮汐发电形成互补型电站,打造潮汐与光伏协调运行发电的新模式,让1985年投产的全国最大潮汐能发电站——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实现旧貌换新颜,潮光互补,绿电涌动。

    电站建成后,在运行期20年内年平均发电小时数预计为1092小时,年平均发电量将超1亿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1654吨,每年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84479吨。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全国首座光伏直供换电站正式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4
    • 一辆满载粉煤灰的换电重卡驶入换电站停稳熄火,在机械臂的协助下精准完成拆卸和换装电池箱的程序,随后缓缓驶出换电站,整个过程耗时不到5分钟…… 20日,国能宁夏电力所属国能浙能宁东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东公司”)“换电重卡绿色交通(物流)示范项目”在银川顺利竣工,标志着我国首座光伏直供换电站正式投入使用。 全国首座光伏直供换电站正式投运 停靠在厂区内的换电重卡。新华社记者 刘海 摄 据了解,该项目由宁东公司与宁夏启源众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前者提供应用场景和场地以及换电站所用电量,后者负责项目配套资产投资、实施及运维。一期共建成投运2座换电站,可服务100台换电重卡。换电站实行无人化值守,车辆可在3—5分钟内实现全自动换电。 换电重卡适应于专线运输、区域短倒、场内运输、城市渣土等运营场景,相比传统柴油重卡更加绿色环保。 全国首座光伏直供换电站正式投运 机械臂正在为换电重卡更换电池。新华社记者 刘海 摄 宁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华锋介绍说,开展换电重卡替代导入,在厂区内建设充储放一体式换电站,由厂内分布式光伏所发绿电提供电量补给,使车辆能够及时就近充换电,既解决了柴油重卡污染物排放问题,又改善了电动车电池衰减、续驶短、充电慢等难题。 “同时还可以为运输方提供电车分离、电池租用等服务,在降低车辆购置和运输成本的同时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绿电交通’,打造绿色物流产业链新生态。”韩华锋说。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宁东公司规划扩建换电站并将为该公司提供服务的运输柴油重卡、工程机械约200台全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届时,每年较传统燃料汽车节省运输成本约11%,可消纳绿电约30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400吨,减少一氧化碳等其他污染物排放346吨。按照电价0.361元/千瓦时计算,年均可实现用电创收千万元以上。(来源: 新华社)
  • 《全国首座光伏直供换电站在宁夏宁东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4
    • 5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东公司“换电重卡绿色交通(物流)示范项目”顺利竣工,一期建成2座换电站,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全国首座光伏直供换电站,它们的建成投用,将为在“双碳”背景下探索交通领域移动能源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换电模式重卡适应于专线运输、区域短倒、场内运输、城市渣土等不同的运营场景,利用厂区场地建设充储放一体式换电站,电厂富余电能和分布式光伏提供电量补给,贴近车辆运营环境,令车辆能够及时进行充换电,形成新能源车辆充换电模式互补的良性发展生态,实现运输“零排放、零污染”,打造绿色智慧供应链,助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期建设换电站2座、充电桩2座,投运后,每座换电站可同时满足50辆车的运力运输,厂内运输日均车流量200台,计划投运200台换电重卡,预计可实现年用电创收千万元以上,同时可降低电厂区域运输物流成本5%-10%,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7万吨、减少污染排放量173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