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入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28
  • 2018年11月27日,南极熊发现国家统计局在11月26日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其中有大量的关于3D打印的内容,包括3D打印机装备、金属3D打印专用材料、医疗3D打印专用材料、3D打印设计等入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2018年10月12日国家统计局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局长 宁吉喆

    2018年11月7日

    一、分类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准确反映“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和适用领域

    本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目的,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和国家其他相关文件为主线,确定编制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和范围,以确保本分类内容能够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品和服务。

    (二)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三)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数据。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346953
相关报告
  • 《2018年8月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为49.5%》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8-22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采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Emerging Industries PMI)本月为49.5%,比上月上升3个百分点,这是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首次出现增长。 从13个分项指标来看,同上月相比,正向指标中,大幅回升的有产品订货、出口订货、现有订货、采购量、经营预期,小幅回升的有生产量、进口、自有库存、就业,小幅回落的有研发活动,反向指标供应商配送指标回落。 中采咨询于颖认为:“本月新兴产业EPMI49.5,弱于往年均值,但环比值3.0强于以往各年。处于淡季尾声,EPMI正向指标均为回升状态,表明产业收缩程度变小。生产和订单两个指标回升,分别为48.2和50.3,且新订单回升7.4个百分点重上50、回升幅度大于生产量,缺口将以下月生产补足。同时采购量和自有库存均回升,用户库存回升至47.6。各项指标对比显示下月动能充足。企业经营预期在4个月低于60以后,达到61.2,企业对政策暖意表示了较强信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陈志指出:“EPMI各项指标近半年来一直弱于近年均值,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受资金影响较大的特点有关,去杠杆的严格监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兴产业的扩张,部分指标类似2015年下半年的走势。随着监管边际放松,传统产业、服务业PMI的稳定扩张的传导,EPMI有望在本月形成拐点,9月旺季重拾升势。”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朱焕焕认为:“本月新兴产业EMPI出现上涨,除季节性因素外,与中美贸易摩擦在白热化后渐趋缓和也有重要联系。分行业来看,除新能源汽车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继续呈现回落趋势外,其余产业均开始出现回升。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三大产业EPMI指标高于50%,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EPMI指标低于50%。其中,新能源汽车‘挤泡沫’仍未结束,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切换和供给端快速改善,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重回高景气度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新材料行业表现较为抢眼,2018年以来,除部分月份外,基本高于全国EPMI均值。”
  •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升至53.9%》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9-20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采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Emerging Industries PMI)53.9%,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 从13个分项指标来看,同上月相比,正向指标中,大幅回升的有生产量、采购量、购进价格、自有库存,小幅回升的有产品订货、出口订货、现有订货、就业,小幅回落的有进口、研发活动、经营预期。反向指标供应商配送指标回落。 中采咨询于颖认为:“本月新兴产业EPMI旺季回升4.4至53.9,环比正常,绝对值低于往年均值,扩张边际放缓。生产和订单继续回升8.2和4.1,分别为56.4和54.4,旺季生产补足订单回升,生产量回升幅度略大于新订单。同时采购量回升至57.6、自有库存回升至57.1,企业主动采购生产。用户库存回升至于中位48.9,是旺季备产现象。本月贷款难度环比回落3.6至57.8,低于3月均值,虽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位于年来低点,凸显去杠杆政策边际放松的效果。 研发活动本月环比回落0.7至57.4,同比回落5.5,低于往年同月均值,处于历史低位,新产品投产情况类似;一方面生产上行、挤占研发力量,另一方面,部分产业认为发展受限,企业缩减投入,该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购进价格继续大幅回升5.6,1-8月均值与去年水平相当;销售价格回落1.7;本月就业仅微升0.2至50.3,部分产业甚至就业回落;预期指标回落2.6至于59.6。综合来看,虽旺季转暖,但在环保政策、原料成本、中美贸易战、资本市场遇冷的多重影响下,今年新兴产业经营承压、利润呈压缩趋势。若国家科技产业政策能够持续转暖、中美贸易冲突压力得到对冲,旺季特征将继续显现,反之下月EPMI的表现将十分有限。 中国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院陈志认为:“一方面,中美贸易战环境下,显示了新兴产业由于知识技术密集的特点,价格弹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替代弹性总体相对偏低,贸易影响从理论上看相对较小,实践中表现为EPMI目前的相对平稳性。但另一方面,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性、平台竞争的特点日益突出,特别是信息技术注重深度融合,而我国新兴产业目前还很缺乏平台型技术和平台组织。因此,继续利用市场优势强力推进数字经济等融合性业态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平台性技术的取得,促进更多交易型平台(如阿里)和投资型平台成为像微软那样的创新型平台、像苹果那样的综合型平台。” 全国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表:EPMI数据(2017年9月-2018年9月) 图: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走势图 表:本月EPMI全国指标及主要分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