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初创眼镜公司的谈自动化生产的实施节点》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7-10-18
  • 在什么时候自动化生产是合理的?纽约一家初创眼镜公司的创始人认为,即使生产量相对较小,自动化的好处也远远超过了机器人集成的成本。

    主要的好处是他们的决定从美国 Universal Robots 公司UR5协作机器人和Robotiq手爪保持过程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我们有17个不同风格的眼镜,现在,”Brian Vallario说,他开创了低成本眼睛和他的朋友Gerard Masci。“我们确实需要一些易于编程的东西,我们可以在繁忙之中操作。如果我在设计上做了更改,我必须能够快速地应用实施更改。由于我们与大型、高端眼镜制造商竞争,我们必须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即使我们生产的产品产量相当小。

相关报告
  • 《缩减75%生产时间!H-TEC重塑并启动5GW电解槽自动化生产设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3
    • H-TEC Systems将于9月开始PEM电解槽的批量生产,随后将更名为Quest One。 通过新的标识,该公司希望强调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50年,通过自己的电解槽,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同时为气候保护做出贡献。 9月,H-TEC将在德国汉堡开设新的生产基地,该工厂满负荷时的潜在电解槽年产能将超过5GW。这家德国公司表示:“通过Gigahub的生产自动化,可以节省高达75%的生产时间。” 一旦开发完成,这些电池组将在H-TEC位于奥格斯堡的工厂使用汽车组装原理进行组装。据悉,成品将服务于美国市场,该公司正在那里建立本地供应链。 H-TEC Systems首席执行官Robin von Plettenberg在评论品牌重塑时表示,Quest One代表了一个“触及我们工作核心的名字”。 这位首席执行官补充道:“我们希望将Quest One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解槽制造商之一,并帮助塑造氢经济的增长。” MAN Energy Solutions首席执行官Uwe Lauber表示:“当我们在2019年收购H-TEC Systems时,该公司具有初创企业的特征:大约40名员工在制造业务中生产了高质量的电解槽。” “从那时起,员工人数增加了十倍多,我们正在建设欧洲最现代化的电堆生产设施。如今,H-TEC Systems是氢气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国际业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该公司的新Gigahub将在生产、开发、测试和服务方面拥有约200名员工。在奥格斯堡,一个由350多人组成的团队将组装产品。
  • 《我国首条油井“手术刀”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投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25
    • “启动真空系统!” 随着指令下达 新春首炉钎焊作业拉开序幕 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首条 磨铣工具智能自动化钎焊生产线 正式投用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磨铣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旋转的磨铣工具犹如手术刀,凭借其削铁如泥的特性,对井下硬材料进行有效磨削或铣削,精准实施井筒处理作业。 2024年,我国海上油田应用550套磨铣工具,为322口生产井实施井筒处理作业,均成功恢复生产。 在传统钎焊车间内,工人要手持乙炔焊枪在3000摄氏度高温前连续作业,钎料填充和切削齿颗粒焊接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今,真空感应焊接技术替代了手工钎焊,AI视觉系统取代人眼识别,整个车间蜕变为绿色智造空间。 该生产线利用清洁电能进行恒定加热,智能控制机械臂动作,可自动完成钎料置放、甄选抓取、齿槽啮合、物件运移、加温钎焊、成品下线等全部流水生产线工序作业。 其中,智能识别振动筛上放置数以百计的切削齿颗粒,AI图形甄别系统能够分析识别出“直立”站位的切削齿颗粒,协作机器人精准抓取切削齿颗粒,并按照设计摆放,解决人工摆放切削齿颗粒效率较低的难题。 该生产线采用真空感应钎焊,协作机器人能把切削齿颗粒之间的排布缝隙精确到0.1毫米,相较于传统钎焊,可节约填充钎料30%以上。由于钎焊处于真空状态,不会出现氧化、气孔、污染等现象,不但磨铣工具的清洁度和强度得到提高,而且基本不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实现了绿色低碳生产。 “与人工钎焊工艺相比,智能自动化钎焊让焊接质量平均提升25%,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2%。”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井下技术公司产品开发中心经理陈杰介绍说。这些显著成果使我国磨铣工具的生产制造水平获得高效提升,助力海上油田增储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