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量子芯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8-25
  •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团队日前通力合作,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多比特量子纠缠态的实验制备是衡量量子计算平台控制能力的关键标志。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器件设计与制备、实验测控及数据处理,由我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地将纠缠的量子比特数目推进到20。在短短187纳秒之内(仅为人眨一下眼所需时间的百万分之一),20个人造原子从“起跑”时的相干态,历经多次“变身”,最终形成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状态的纠缠态。操控这些量子比特生成全局纠缠态,标志着团队能够真正调动起这些量子比特。

    量子计算机研发是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热点领域。据科研人员介绍,与世界上其他的超导量子芯片相比,此次由我国科学家研发的芯片拥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所有比特之间都可以进行相互连接,这能够提升量子芯片的运行效率,也是能够率先实现20比特纠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报告
  • 《新加坡研究人员开发出最新量子通信芯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11-19
    • 科技日报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量子通信芯片,尽管其“块头”仅为现有装置的千分之一,但能提供同样出众的量子安全技术,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紧凑型设备内,提升其通信安全性。研究人员表示,最新量子芯片需要的空间仅为目前量子通信设备的千分之一,这为更安全的通信技术打开了大门,可安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紧凑型设备内。此外,它还为用于在线交易和电子通信的更好的加密方法奠定了基础。
  • 《新加坡研究人员开发出最新量子通信芯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11-19
    • 科技日报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量子通信芯片,尽管其“块头”仅为现有装置的千分之一,但能提供同样出众的量子安全技术,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紧凑型设备内,提升其通信安全性。研究人员表示,最新量子芯片需要的空间仅为目前量子通信设备的千分之一,这为更安全的通信技术打开了大门,可安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紧凑型设备内。此外,它还为用于在线交易和电子通信的更好的加密方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