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合成氧化钨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双功能电致变色储能装置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14
  •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实现了WO3 centerdot H2O nano(NFs)、G - c3n4 /WO3 centerdot H2O nanocomposite (NC)和graphene (G)/WO3 centerdot H2O NC的大规模合成,以钨盐为前体、G - c3n4或G片为载体,以蒸馏水为溶剂。G - c3n4 /WO3 centerdot H2O NC和G/WO3 centerdot H2O NC显示出比WO3 centerdot H2O NFs更好的电致色(EC)性能(更高的着色效率和更快的响应时间)。利用WO3中心的h2base材料作为电极材料,集成了一种装置中集成储能和EC功能的EC电池。欧共体电池的能量状态可以通过可逆的颜色变化来直观的显示出来。与普通的WO3 centerdot h2型EC电池相比,基于nc的EC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条件下的颜色对比度较低,但放电时间较长。通过加入H2O2, EC电池可以在几秒钟内快速充电,与初始电池相比,充电电池的放电时间显著提高。由少量H2O2充电的g-C3N4/WO3 centerdot H2O NC-EC电池可以产生长达760分钟的放电时间。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9日

相关报告
  • 《多孔锰掺杂钴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的稳定阳极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16
    • 氧化钴是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它是一种用于储能应用的电极材料,特别是在超级电容器和可充电电池中,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电荷储存能力。然而,它的电导率低,这实际上妨碍了它的长期稳定。在目前的工作中,通过一种简单的、可控的、尿素辅助的甘氨酸-硝酸盐燃烧过程,采用一种简单的提高钴氧化物电导率的策略,通过碳涂层和锰掺杂实现稳定的电化学性能。碳涂层Mn-doped Co3O4 (Mn-Co3O4@C)的结构分析证实了纳米颗粒(约50 nm)的形成与连接的形态,表现出尖晶石结构。Mn-Co3O4@C电极显示优越的电化学性能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交付特定容量的1250 mAh g−1。Mn-Co3O4@C演示了性能优良的长期稳定、保持电荷存储能力完整甚至在高电流利率由于丰富的协同效应快速kinetics-provided电子导电性,它允许离子自由行动从反应网站活跃网站和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和高表面积基质结合介孔结构。使用Mn-Co3O4@C和标准LiCoO2电极的完全组装的电池装置显示90%的容量保留超过100个周期。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14日
  • 《应用于电-水动力纳米技术的弹性体材料的纳米复合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05
    • 复制成型通常会引起弹性体的摩擦。迄今为止,这种现象只在非纹理弹性体表面进行了研究,尽管复制模塑是其纳米化的有效方法。在此,我们证明了通过复制成型的纳米材料表面的纳米材料也在纳米尺度上与纳米结构密切相关。利用开尔文探针显微镜、电液光刻和静电分析对我们的模型纳米结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阵列进行了从聚碳酸酯纳米锥阵列的复制,我们发现,诱导的三聚体在纳米范围内,特别是在其边缘处,是高度局部性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还发现,在脱模过程中,轮辋的摩擦力最大。从这些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识别出,作为控制tribocharge纳米尺度分布模式的主要因素,demol。通过将所产生的环形三角波电荷与电水动力光刻相结合,我们也实现了具有10个nm尺度环形山的纳米火山的简单实现。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