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59元/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15
  • 本报告期(2020年9月30日至2020年10月13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59元/吨,环比上行8元/吨。
    从环渤海六个港口交易价格的采集计算结果看,本报告期,24个规格品价格全部上行,涨幅为5-10元/吨。
    十一长假,环渤海地区下水煤供需两弱,煤价整体呈现易涨难跌的抗跌性,受制于下游短期需求的走弱及铁路集港的稳定,现货交易价格涨速较节前明显放缓,但月度长协价的大幅上调,促使本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综合指数扩幅上涨。
    一、进口煤减量,支撑内贸需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共进口煤及褐煤1867.6万吨,环比减少198.7万吨,下降9.6%,同比减少1161.2万吨,降幅高达38.3%,这是进口煤累计量今年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在煤价上涨通道中,又传出澳煤限制措施,短期进口煤放松政策难以预见,对冬储时内贸供应要求提高,支撑煤价进一步上涨。
    二、月度长协价格大幅上涨,抬高总体交易价格水平。由于10月份大型煤企调整月度长协定价机制,月度价格更市场化、灵活化,更贴近现货价格,发布周期由原来的月度变为周度,且将主要的市场煤价格指数纳入计算体系,导致本期各热值区间的月度平仓指导价涨幅均在50元/吨以上,月度价格在平仓交易中存在一定比例,促使综合价格指数出现较大涨幅。
    从另一些角度来看,一些因素有效地遏制了供应紧张情绪,环渤海现货价格走势已出现平稳迹象。首先过高的销售价格短期缺乏下游配合,秦唐沧调出需求明显减少,存煤暂为稳定。虽然大秦线进入集中修,但蒙冀增量补充且朔黄运行平稳,存煤总量较节前小幅上涨。其次,各主产区陆续加强保供增产措施,促进优质矿井产能释放。再次,现货价格挺近红色区间后,尤其是冬季用煤高峰前,保障供应、稳定供需的政策调控预期加强。目前市场恐高行情显现,价格趋向稳定。
    沿海航运市场方面,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本报告期(2020年9月29日至2020年10月13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调头上行。截至10月13日,运价指数收于796.1点,与9月29日相比,上行61.04点,环比上行8.3%。
    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2020年10月13日与2020年9月29日相比,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36.2元/吨,环比上行2元/吨;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上行2.3元/吨至27.3元/吨;秦皇岛至江阴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9.1元/吨,环比上行1.9元/吨。

相关报告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46元/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26
    • 本报告期(2020年7月8日至2020年7月1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46元/吨,环比上涨1元/吨。 从环渤海六个港口交易价格的采集计算结果看,本报告期,24个规格品中,价格上行的有7个,涨幅均为5元/吨,其余17个持平。 分析认为,环渤海地区动力煤现货价格经过上期快速上涨后逼近红色区间底部,继续上涨压力增大。随着市场对集中寻货需求的消化和供应的增加,港口区域的供需偏差得到改善,价格在上涨通道中失速,以下具体因素导致本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涨幅明显收窄。 一、 旺季保供政策下,港口供应能力增强。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从中长期合同制度改革、储备制度改革、交易制度改革和强化重点区域协同保供四个方面,安排部署今年煤炭迎峰度夏的保供工作。基于旺季保供需要,市场对上游增产、进口松动的预期渐强。另外,在港口煤价上涨,上游发运出现利润空间后,本期港口调进量有所增加,存煤总量环比上涨约60万吨,供应的增加对煤价上涨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港口供需矛盾改善,相关指标释放转弱信号。由动煤07合约高交割配对量带来的高卡低硫煤的集中寻货需求,已经基本被消化,港口交投再度回归冷清,15日秦唐沧煤炭锚地船舶跌至70艘次,调出作业需求的不足引发港口空泊面积放大,拉运需求的减弱难以支撑煤价继续走高。 三、长协煤优势扩大,稳定市场功能再度凸显。沿海现货煤价逼近600元/吨的红色高压线后,长协煤的价格优势再度放大。叠加下游主要腹地今年早梅雨、长梅雨期的出现,高耗能迟到,据国家气象局预测,未来十天长江淮河流域仍有强降雨,电厂补库时间充裕,当前拉运以长协兑现为主,船舶主要集中在长协量占比较多的秦皇岛港和黄骅港,低价长协煤的兑现对稳定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沿海航运市场方面,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本报告期(2020年7月8日至2020年7月14日),海运煤炭运价整体呈现下行走势,周期末端止跌上扬。截至7月14日,运价指数收于548.03点,与7月7日相比,下行81.05点,环比下降12.88%。 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2020年7月14日与2020年7月7日相比,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8.8元/吨,环比下行4.3元/吨;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下行5.4元/吨至15.6元/吨;秦皇岛至江阴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18.1元/吨,环比下行5.6元/吨。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6元/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5
    • 本报告期(2022年4月7日至2022年4月12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 从环渤海六个港口交易价格的采集情况看,本期共采集样本单位83家,样本数量为307条。5500K热值(硫分:0.6%-1%)的现货综合价格为887元/吨,长协综合价格为720元/吨,现货与长协的计算比例为1:9。从计算结果看,本报告期,24个规格品中,价格下行的有3个,跌幅均为5元/吨,其余全部持平。 本周期,国内疫情影响持续蔓延,煤炭消费和公路运输均受限,煤炭供需紧张格局明显缓解,叠加国家大力保障能源供应,市场价格继续承压运行,环渤海煤炭综合价格持续回调。 一,各环节库存高位运行,供需格局均衡发展。国家大力保障煤炭能源供应叠加疫情蔓延下煤炭消费偏淡,煤炭上下游库存均高企,其中煤炭主产地煤矿出现顶仓现象,北方中转港口秦唐沧三港合计库存连续数日运行于2000万吨以上,月环比增加400万吨左右,沿海八省煤炭库存近日稳定在2850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加600万吨左右。各环节库存高位运行,而疫情形势严峻背景下终端消耗持续低位,供需格局均衡发展持续向高位煤价施压,市场交投价格承压回落。 二,铁路通道全面打通,助力全国煤炭能源供应恢复。4月8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邢和线服务晋煤东运需求,同时增加浩吉铁路万吨重载列车4列等,并根据2022年煤炭中长期运输合同需求,增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电煤直达货物列车54列,全面打通国家铁路保供运输通道。同时,原有线路继续处于满发状态,其中大秦线日均运量保持在130万吨高位,日常检修日运量也并未出现明显下行。新旧铁路线同步发力,全国煤炭能源供应有序恢复。 三,参考指标弱势运行,市场悲观情绪不改。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期货市场参与者离场观望增多,期价持续低位箱体震荡,动力煤连续合约结算价维持在800元/吨左右。同时,市场货盘稀少,终端北上派船积极性不高,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清明节后持续大幅回调,华东及沿江方向运价下调10元/吨以上,华南线运价下调超20元/吨。从各项先行指标来看,市场依旧弱势运行,交投双方悲观观望为主。 综合来看,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叠加市场淡季,煤炭价格依然承压运行。然而大秦线检修及新的中长期合同即将于5月展开,且外贸市场补充作用存在压力,后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需密切关注政策调整及疫情好转后供需变化。 沿海航运市场方面,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本报告期(2022年4月7日至2022年4月12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明显下行。截至2022年4月12日,运价指数收于765.64点,与2022年4月6日相比,下行337.51点,环比下行30.60%。 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2022年4月12日与2022年4月6日相比,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42.7元/吨,环比下行22.5元/吨;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5.5元/吨,环比下行12.2元/吨;秦皇岛至江阴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7.5元/吨,环比下行12.3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