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第四大气区探实 尖北产量超亿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2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称“青海油田”)18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经过近两年试采评价,尖北新区已累计生产天然气1.03亿立方米,成为甘青藏地区天然气保供的“接力棒”,标志着柴达木盆地第四大气区已经探实。

    据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冷湖油区开发研究室主任柴小颖介绍,近几年,青海油田立足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始终“咬定”天然气勘探发现不松手,寻找有品位、可开采的天然气接替资源。

    2013年,青海油田在东坪发现了国内陆上最大典型基岩气藏之后,为实现阿尔金山前天然气向西突破,优选尖北构造部署了风险探井尖探1井。2016年11月,对该井4637米至4647米基岩采取段压裂试气,指数式无阻流量日产天然气28.94达万立方米。至此,尖探1井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正式揭开了尖北区块基岩气藏勘探开发的序幕。

    “尖北新区作为青海油田天然气评价上产的主战场,该基岩气具有藏埋藏深、断层落实程度低、裂缝与溶蚀孔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的特征。”柴小颖说,对此,科研人员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并借鉴东坪气田开发经验,确定了基岩底水气藏的开发模式,形成了以“直井+水平井”的立体开发井网,实现了厚层块状基岩气藏快速评价和有效动用,实现了增储上产的目标。

    青海油田表示,2019年,尖北新区将继续加强试采评价,取全取准动态监测资料,进一步深化地质认识,探索形成基岩气藏特色开发技术,优化部署,及时调整,确保今年1.0亿方产能建设顺利实施,实现稳产上产。

相关报告
  • 《柴达木盆地首获高产工业油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02
    • 中新社西宁9月1日电(孙睿青油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称“青海油田”)1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石油勘探现场传来捷报,切克里克凹陷首次获自喷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柴达木盆地新区勘探重大突破。 青海油田介绍,切克里克凹陷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昆北断层和ⅩⅢ断层之间,周边已发现昆北、扎哈泉、乌南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67亿吨,是柴西南区石油勘探的重要战场。 自1984年部署切1井以来,针对断层下盘推覆体、凹陷斜坡岩性、凹陷南部构造圈闭等领域,油田先后钻探了切1、切2、切3、切5、扎18、切探1六口井,经过35年的持续探索,发现了高质量烃源岩和优质砂岩储层,逐步证实了切克里克凹陷的勘探潜力。 2019年,在扎实开展沉积研究和储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切克里克凹陷中新统滨浅湖相三角洲及滩坝砂体构造-岩性圈闭,油田部署了切探2井。7月25日,钻至4952米完钻,完钻层位上干柴沟组,电测解释出油层。8月24日,在上干柴沟组层位4850—4856米射孔后,泡泡头显示由无到强,抽汲后自喷出高产工业油流。 “切探2井Ⅰ层组射孔后用5毫米油嘴放喷,日产油54.88立方米、产气6899立方米,油压5.9兆帕,切克里克凹陷首次获自喷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新区勘探重大突破,同时,将油田碎屑岩孔隙型油藏有效勘探深度扩展到5000米,为柴西南区精细勘探攻坚战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青海油田统计称。 青海油田表示,切探2井的成功钻探,证实了切克里克凹陷石油勘探的巨大潜力,目前针对该圈闭钻探的切35井已经二开。油田将围绕切克里克凹陷,开展精细地震处理解释及储层预测,明确优质砂体类型、分布范围及圈闭特征;进一步加快切探2井试采评价,落实生产能力和油藏特征;加大勘探评价力度,继续扩大油藏分布范围,力争拿到5000万吨以上规模储量。
  • 《柴达木盆地有新发现 新增油气预测地质储量3923万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称“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石油预探项目部4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获新发现,新增油气预测地质储量3923万吨。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地下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根据多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英雄岭构造带占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30%,具有非常大的发现潜力。 据介绍,干柴沟位于英雄岭构造带中部,整体为向盆内倾末的大型鼻状斜坡,地面油砂多层系大面积出露,早期先后通过四次钻探,多口井未获发现,仅见油流,不见工业,认为该区保存条件差,难以形成规模油气藏。 2019年借助英西、英中湖相碳酸盐岩规模发现的技术与方法,通过精细研究认为,干柴沟地区发育浅中深三套储盖组合,且紧邻富油气生烃凹陷,成藏条件优越,关键制约勘探发现的核心在于圈闭的精细刻画与落实,基于此认识,对该区实施三维地震300平方千米,采用“高密度+宽方位+井震混采+震检组合压噪”采集技术,资料品质大幅提升,新发现了干柴沟一号构造,于2020年部署实施柴9井,在新生界上干柴沟组上段(E32)试油日产油121.12立方米,日产气5万立方米,后期试采稳定,实现了重大突破。 研究认为,干柴沟地区油气层累计厚度100米以上,受构造和岩性共同控制,平面叠合连片,具有规模效应勘探的场面,2020年在E32Ⅱ、Ⅳ油组新增预测地质储量3923万吨。 与此同时,英中一号、二号均获高产油气流,进一步证实了英中E32发育多套含油层系,具备控制油气地质储量超5000万吨的基础。 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石油预探项目部负责人表示,干柴沟的突破,证实了本区纵向发育E32、N21两套含油层系,具备新增油气地质储量1亿吨的潜力。目前已落实E32碳酸盐岩油藏和N21碎屑岩油藏,油气层累计厚度40米-80米,有利勘探面积120平方千米,将成为青海油田原油增储上产的有利区带,且勘探技术与方法为后续复杂山地构造区块提供有力技术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