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kW双流化床气化炉中,用蒸汽作为气化剂对玉米秸秆、辐射松木、稻壳等三种生物量进行了气化研究。研究了产气中初始脱挥发分阶段焦油的形成及其与最终焦油浓度的关系。此外,还考察了每种生物质的产气量和产气量组成。在气化实验,操作温度控制,分别在700°C和800°C。以硅砂为基材,库存量为30kg。为模拟蒸汽气化初始脱挥发分阶段,采用N2作为流化剂。
从本研究中发现,脱挥发分产物气中的焦油含量与气化后的最终产气中焦油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脱挥发分阶段,辐射松生物量产生更多的酚类物质,而玉米秸秆产生更多的甲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焦油生成机理,通过观察辐射松气化产生的产气中含有较多的萘,而玉米秸秆气化产生较多的联苯。实验结果还表明,在气化温度700°C,玉米秸秆的煤气产量最高的稻壳,然后辐射松木材紧随其后。然而,对于气化在800°C,这一趋势逆转,辐射松具有最高的收益率风险外壳和玉米秸秆紧随其后。在700年和700°C,辐射松生物质产生煤气H2、CH4含量较高而从稻壳有较高含量的煤气公司,从玉米秸秆有较高含量的二氧化碳,C2H4,C2H6。这些差异与生物质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本研究也对其进行了分析。辐射松木质素含量较高(31.96wt%),稻壳半纤维素含量较高(25.30wt%),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较高(69.85 wt%)。
——文章发布于2018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