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凭借3D打印技术跻身全球创新前10名》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 李丹
  • 发布时间:2023-09-28
  • 荷兰电讯报报道,据欧洲专利局报告,荷兰在3D打印创新方面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德国和法国,全球则位居第九。

    自2001年以来,全球共提交了超5万个3D打印技术国际专利族(即international patent families,以下简称IPF)。2013年至2020年间,申请数量平均每年增长26.3%。2001年至2020年间,欧洲的3D打印技术国际专利申请中,7%由荷兰公司和发明家申请。就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而言,荷兰较强的领域有鞋类(占全球份额7%,36个IPF)、食品(占全球份额6.3%,16个IPF)、汽车行业(2. 7%份额,74个IPF)和电子产品(2.8%份额,52个IPF)。3D打印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位的公司均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前四名分别为通用电气、雷神科技、惠普和西门子。西门子2001年至2020年间拥有1000 个,为欧洲最强。总部位于荷兰的欧洲跨国公司空中客车公司也跻身前20。飞利浦在2001年至2020年期间提交了212项IPF,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医疗设备应用公司之一。帝斯曼提交了115个IPF,昕诺飞提交了112个,在海洋工程(3D打印应用的一个规模虽小但不断增长的领域)领域在欧洲排名第二。

    另外,荷兰企业和发明家在机器和工艺领域(拥有 660 个IPF,位居全球第七)和聚合物材料领域(拥有303个IPF,位居全球第四)申请了最多的专利。


    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 原文来源:http://nl.mofcom.gov.cn/article/jmxw/202309/20230903441991.s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07-12
    • 10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在纽约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7,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   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排名前10的均为发达国家,其中瑞士、荷兰、瑞典、英国、新加坡、美国名列排名榜的前六位。   中国的最新排名为第17位——与2017年的第22位相比,排名前进了5位。   在核心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美国依然排名首位。   而在研究人员、专利和科技出版物数量方面,中国位居第一。   报告还评价了各经济体将教育投资和研发支出转化为高质量创新成果的能力,其中瑞士、卢森堡和中国位列前三。   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的东京-横滨地区和中国的深圳-香港地区分列前两位。   而美国的创新热点地区数量最多,总共为26个。   据悉,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对全球126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知识产权申请、移动应用创新、教育支出和科技出版物等80项。   【新闻链接】什么是“全球创新指数”?   全球创新指数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广泛的经济创新能力的指标。   全球创新指数在2007年首次推出,每年发布一次。   在连续多年发布的报告中,发达经济体一直占据其中的主导地位。中国在2016年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25名,2017年,中国的这一排名从第25位上升至第22位。   在全球创新指数评估中,“创新质量”是一个顶层指标,审查的是高校水平、科学出版物和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在“创新质量”的排名中已经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领头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二大来源国,仅排在美国之后。
  • 《全球首个3D打印创新中心对外开放》

    • 来源专题:太赫兹
    • 编译者:于改红
    • 发布时间:2015-07-03
    • OFweek激光网讯:昨日,全球首个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将在青岛高新区正式对外开放,该中心由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和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创建。   据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介绍,创新中心集中采购了10多台中国、美国、德国等地生产的工业3D打印机和生物3D打印机,能够基本满足3D打印在工业领域、生物医学领域、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并将国内外100多家会员产品集中在3D打印在线和3D打印超市的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同步推广。   3D打印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将加码3D打印业务。26日,金运激光公告了其与国际3D打印巨头Materalise的合作计划,双方拟合力打造3D打印世界级平台。本月初,蓝光发展也公告表示,为促进公司3D生物打印项目的实施,公司拟在公司下属从事3D打印项目的控股子公司建立合伙人机制,对3D打印项目进行增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