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太湖沿线不发生大面积水污染》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发布时间:2017-05-25
  • 本报讯(见习记者周成瑜)昨天下午,吴江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暨安全度夏工作会议,贯彻省、市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铭强调,要加强太湖蓝藻防控力度,确保太湖沿线不发生大面积水污染,保障全区供水安全。区领导汤卫明、朱建文、戚振宇出席会议。

    由于气温升高、降水偏少,外加太浦闸下泄流量加大等原因,今年东太湖蓝藻密度较往年明显偏高。据水利部门调查显示,我区目前的蓝藻分布较为分散,未出现大面积聚集情况,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为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蓝藻爆发导致水体黑臭,我区专门制订了《水源地蓝藻水草打捞工作实施方案》,截至5月19日,全区共打捞蓝藻1597吨,水草3251吨。

    李铭指出,太湖水污染防治是省、市级层面一项重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目标,做好应急防控,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全力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全区上下要全力以赴落实各项措施,备好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一旦发现异常能够迅速处理。同时还要强化监测预警,重点监测饮用水源保护区、湖泛易发区、风景名胜区、居民集聚区和交通干道附近区域的蓝藻形势。(下转02版)

    (上接01版)李铭强调,相关部门要加强巡查和环保执法力度,强化预警和分析研判能力,全力消除蓝藻爆发的“温床”,有效削减污染物入湖总量。下一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全方位落实应急防控措施,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原则,将太湖水藻防控、巡查工作分配到位,尤其是蓝藻打捞专业队伍的建设,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打捞工作不认真、情况报告不及时的地区和部门要严肃批评和整改。

    会上,区水利局、环保局、住建局、气象局还分别就我区蓝藻防控、太湖水污染防治、供水安全、夏季天气预测等方面情况作了汇报。

相关报告
  • 《大面积水污染降低北京宜居指数》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2-17
  • 《我国首条大面积“发电玻璃”生产线在成都投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4-18
    • 经过8年的研发,我国首条大面积“发电玻璃”生产线17日在成都市双流区投产。这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可生产单片1.92平方米的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光伏组件。业界认为,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有弱光性好、适用于建筑外墙等特点,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军民融合产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这是中国建材多功能化的重大进展,填补了我国没有规模化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的技术空白。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认为,玻璃基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现了传统玻璃与新材料的有机结合,为大规模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这条生产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高纯光电材料合成、真空晶体生长,膜处理和新型封装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玻璃幕墙,但是玻璃吸热,还有光污染。碲化镉‘发电玻璃’可使建筑自身提供清洁能源,是供给侧改革的有力尝试。”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说,这或将引领出一个新的绿色环保产业,一块售价80元左右的普通玻璃,做成“发电玻璃”后售价可达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