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公布氢内燃机专利 用于混合动力系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3
  • 继丰田与雅马哈联合研发氢内燃机之后,福特也公布了其氢内燃机专利。本月早些时候,福特宣布将其业务拆分为两个独立的部门。未来的全电动汽车将由Model E部门负责,目前有多款全新的电动汽车正在研发中。反过来,另一个Blue部门将致力于燃烧模型的研究,从最近的一项专利来看,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

    福特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的氢燃料内燃机的专利。传统的氢动力汽车使用的推进系统与电动汽车类似,其中储存的氢能量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并由电机驱动车轮。然而,福特的新专利是一种以氢为燃料的涡轮增压内燃机。

    MCT报告称,至少在纸面上,该公司的发动机应该能够在各种空气/燃料lambda值范围内运行。就像标准的现代内燃机一样,废气再循环(EGR)和气门正时将用于控制燃烧过程。根据现有信息,发动机的lambda值将能够超过2.00,这意味着空气/燃料的混合至少是68份空气和1份氢。相比之下,汽油发动机的值在0.54至1.25之间。

    该专利还包括将氢气直接喷射到汽缸中,理论上,通过直接喷射提供氢气可以比同等汽油发动机多产生15%的功率。在福特的专利中,氢燃烧发动机也被视为混合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安装了一个电动机。

    其实氢内燃机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07年,宝马就推出了搭载V12氢内燃机的7系轿车。Hydrogen 7 采用191千瓦/260马力的6.0L V12发动机,最大功率191 kW,最大扭矩390N·m,在9.5秒内从0-100公里/小时,最高车速电子限制在230公里/小时,续航仅有200km。如此低的性能,让氢燃料发动机在很长一段时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首台国产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下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8
    • 1月27日,首台国产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中国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大同)下线。这是我国氢能源在铁路机车领域产业化应用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国氢能利用技术取得关键突破,中国铁路机车装备驶入全球氢能技术高地。 这款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有什么特点? “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是继内燃机组与锂电池组组成的混合动力之后又一新的重大技术跨越,具有显著的绿色环保和节能高效等特点。试验运行数据显示,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大幅高于传统的内燃机组,同时运用再生制动技术,机车在制动时可以吸收回馈能量,通过制定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完全能够实现最优的能量输出。”中车大同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赵明元说,该机车设计时速80公里,持续功率700千瓦,满载氢气可单机连续运行24.5小时,平直道最大牵引载重超过5000吨。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表示,这种不需要通过燃烧即获得能量的方式,安全可靠,不仅运行噪声小、成本低、维护便捷,且排出物只有水,完全实现了碳和污染物的零排放。 为什么要研究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 氢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在地球上,氢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对氢燃料的合理利用是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重要科技高地,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氢能开发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得到了普遍应用。”赵明元说,目前,氢燃料在我国已成功实现了在航天、汽车、城市有轨电车等领域的应用。 目前,我国铁路机车动力约分为非电力和电力两种类别。 非电力机车发展历程为蒸汽(煤)、燃油,以及最新的氢气。其中,燃煤和燃油均存在因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燃油还有一定的噪声;电力机车发展历程为直流、交流,以及最新的永磁直驱。机车效率提升依次为80%、85%和90%。 初步统计,目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保有20000台机车,其中内燃机车7000台,直流电力机车2800台,交流电力机车10200台,2019年机车能源消耗1634万吨标准煤。 2020年初,中车大同立项氢燃料电池应用技术研究机车研制项目,也是中国中车重大项目“燃料电池混动调车机车动力系统匹配及整车关键技术研究”重要课题,并于6月申请了山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于2020年5月完成方案设计,6月完成技术设计,9月开始试制,12月完成样车调试。 专家认为,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经济效益良好。相较传统燃油和电力机车,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没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也不用重新架设取电网,在相对密闭的地铁、隧道、矿山等环境下使用优势更加明显,应用和维护成本也更低;整车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包括司机室在内的全部设备都实现了模块化安装,这也使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能够依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条件,进行不同功率等级和传统+新能源等不同动力方式的灵活搭配。
  • 《一种PEM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动态分析(DME)蒸汽重整(SR)》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8-06-08
    • 低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由于无污染、能量密度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然而,由于氢供应是限制燃料电池汽车广泛传播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一种基于催化膜反应器(具有通道结构的催化重整反应器)的二甲醚(DME)-蒸汽车载重整器(SR)是一种可能的直接氢供应解决方案。在CuO/ZnO/Al2O3+ZSM-5催化剂的存在下,DME-SR反应方案和动力学是氢重整反应中温度和烃比的函数。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使温度保持在要求的值以产生氢气。由于目前还没有车载DME改造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分析工具,因此有必要开发该工具来研究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利用Matlab/Simulink作为动态仿真工具,获取氢气的产生和燃料电池的功率分配。该模型包括燃料流量、催化剂孔隙度和不同子系统的导热系数的影响。建立了以电池作为二次储能的燃料电池模型,以验证车载重整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可行性。考虑到化学反应的时滞特性,利用实验得到的时间常数来获得动力学特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所提供的氢和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所消耗的氢证明了DME重整能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提供足够的氢以满足所需的功率需求。 ——文章发布于201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