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8 月 5 日至 7 日,由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单位承办,安徽国祯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迪天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办的 “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 ” 暨 “ 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 ” 在安徽合肥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土壤环境保护科研、教学和应用工作的 110 家单位 600 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司友斌主持,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姚佐文致欢迎辞,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周东美致开幕词。
会议围绕 “ 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 ” 主题展开 ,甘剑英、周东美、骆永明、朱永官、林玉锁、周启星、吴启堂、李芳柏、毛景东、林璋、孙红文和周静等专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李伟等 36 位青年科学家做了分会主题报告,秦文秀等 32 位专家学者作了分会报告 。与会专家和代表 就目前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指出了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的发展新思路。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 4 场研究生专场报告,共有 69 位研究生进行了学术报告,会议评选出研究生学术报告优秀奖一等奖 4 名,二等奖 12 名,三等奖 20 名。
闭幕式上,周东美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会议达到了相互交流的目的;会议报告精彩纷呈,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示范工作,研究污染物更加多样化,研究方法有较大发展。最后,他结合现在科技部开展的“重金属与面源污染专项”和“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专项”,指出现在我们国家土壤环境保护的科研团队已经形成,两个专项总经费达到 25 亿,为我们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他希望大家开展科学研究时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天,开拓思路,多学科交叉,做出更多引领性的工作。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会议是我国土壤环保领域规模最大的全国性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本次会议召开正值《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两项标准的颁布,“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指南公布之际,对推动我国农田土壤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探讨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科技与管理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提供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