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全球钢铁厂二氧化碳排放与碳中和之路》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3-10-25
  • 钢铁行业减排对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2019年钢铁行业CO2排放量约占全球工业总排放量的25%。以往的钢铁行业减排潜力和路径研究大多局限于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或者针对具有特定工艺的假想工厂作为例,缺乏适用于特定生产工艺的CO2减排潜力分析,这导致了对全球钢铁行业特定区域和工厂的CO2排放量和减排潜力的评估存在不确定性。2023年9月20日,来自清华大学、伦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包含4883家钢铁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以及包括加工路线和运营细节(状态、年龄、运营年份等)在内的技术特征信息的数据集。根据该数据集可为每家工厂确定并匹配合适的特定减排技术。最后研究人员基于该数据集,确定了有助于实现区域减排目标的不同工厂层面可能的减排路线。
相关报告
  • 《二氧化碳负排放的生物物理和经济限制》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1-03-18
    • 为使将温度升高控制在2 °C以下的概率达到50%以上,近期大多数综合评估模型(IAMs)的情景都显示需要应用更大规模的负排放技术(NETs)。这些技术可以实现从大气中净去除温室气体。我们将不同负排放技术(NETs)对不同因素(例如土地、温室气体排放、水、反射率、营养素和能源等)的潜在全球影响进行了量化,以确定更大范围内应用这些技术的生物物理极限和经济成本。对资源的影响因技术不同而存在差异,要使负排放技术(NETs)在实现气候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则要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 《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最大:实时数据显示,COVID-19对全球排放的巨大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10-15
    • 纳米医学于2020年10月14日发布关于COVID-19对全球排放的巨大影响的文章,文章指出尽管正在进行的冠状病毒大流行继续威胁着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但2020年上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降幅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1979年石油危机,甚至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今年上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8.8%,总排放量减少了1.551亿吨。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不仅对新冠肺炎对全球能源消费的影响提供了比以往分析更为准确的看法。它还提出了在大流行之后可以采取哪些基本步骤来稳定全球气候。 来自北京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第一作者朱柳解释说:“我们的研究独特之处在于对精心收集的近实时数据的分析。”“通过查看碳监测研究项目收集的每日数据,我们能够得到一个更快、更准确的概述,包括显示各国减排措施与封锁措施对应的时间线。今年4月,在第一轮冠状病毒感染最严重的时候,大多数主要国家关闭了公共生活和部分经济,排放量甚至下降了16.9%。总的来说,各类禽流感爆发导致的碳排放下降,我们通常只在圣诞节或春节等假期看到短期的。”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显示了全球经济的哪些部分受到的影响最大。能源和资源小组主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盛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丹尼尔·卡门(Daniel Kammen)解释说:“地面交通部门的排放量减少最多。”“主要由于在家工作的限制,全球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0%。相比之下,电力和工业部门对下降的贡献较小,分别为- 22%和- 17%,航空和航运部门也是如此。令人惊讶的是,住宅部门的排放量也小幅下降了3%:这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异常温暖的冬天,大部分人在禁闭期间都呆在家里,供暖能耗下降。” 油漆这个全面、多维图像,研究人员的估计基于广泛的数据:精确,每小时的电力生产的数据集在31个国家,在全球400多个城市日常车辆交通,每日全球客运航班,每月在62个国家工业生产数据以及燃料消耗量数据构建排放在200多个国家。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强烈的反弹效应。除了交通部门的排放量在持续下降外,到2020年7月,一旦封锁措施解除,大多数经济体的二氧化碳排放就会恢复正常水平。但是,即使它们保持在历史上的低水平,这也会对大气中长期的二氧化碳浓度产生相当微小的影响。 因此,作者强调,稳定气候的唯一有效策略是彻底改革工商业部门。“虽然二氧化碳的减少是前所未有的,但减少人类活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该研究报告的合著者、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创始理事汉斯•约阿希姆•施勒恩胡伯(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说。“相反,我们需要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进行结构性和转型改革。个人行为当然很重要,但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降低全球经济的碳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