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化学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6-26
  • 6月24日上午,卫星化学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高端新材料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连云港市副市长、徐圩新区党工委书记吕洁,卫星化学董事长兼总裁杨卫东,副董事长马国林,副总裁兼连云港基地总经理朱晓东等出席启动仪式。徐圩新区相关部门领导参加活动。
    高端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66亿元,是卫星化学基于轻烃一体化为核心,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核心战略部署,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技术,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聚烯烃弹性体、润滑油基础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新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并对副产氢气进行资源化利用,助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项目依托徐圩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推动石化原料轻质化与绿色低碳发展,带动下游绿色氢能、高端聚烯烃、新型高分子材料等产业向园区集聚,极大程度地丰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卫星化学总裁杨卫东表示,卫星化学始终以企业所能,服务国家所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端新材料项目是卫星自主研发的α-烯烃技术的首次产业化落地,也是卫星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部署。依托高端新材料项目,卫星将加快实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学品的产业落地和国产替代,不断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游挺进,助力连云港加快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卫星化学作为徐圩新区的龙头企业之一,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高端新材料项目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化石化产业体系的标志性项目,将带动下游企业进一步向园区集聚,助力形成若干“百万吨级”产业链条,为新区产业链向价值链核心环节攀登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创新是企业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端新材料项目作为卫星化学“立足轻烃一体化,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重要一环,将为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 原文来源:https://www.chemall.com.cn/news/show-185621.html
相关报告
  • 《总投资266亿元!国内首个α-烯烃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建!》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6-26
    • 6月24日上午,卫星化学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高端新材料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高端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66亿元,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技术,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聚乙烯弹性体、润滑油基础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新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并对副产氢气进行资源化利用,助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项目依托徐圩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推动石化原料轻质化与绿色低碳发展,带动下游绿色氢能、高端聚烯烃、新型高分子材料等产业向园区集聚,极大程度地丰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高端新材料项目 据悉,该项目分两阶段建设: 一阶段:投资121.5亿元,主要建设2套10万吨/年α-烯烃(LAO)装置、1套9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45×2)3#、1套4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5#、一套12/年万吨丁二烯抽提装/2#、一套26万吨/年芳烃处理联合装置及配套的200万吨/年原料加工装置3#(含WAO配套装置),仓储、LNG储罐、公辅设施、厂外管线等工程。 二阶段:二阶段主要建设3套10万吨/年a-烯烃(LAO)装置、3套2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装置、1套3万吨/年聚a-烯烃(PAO)装置、1套35万吨/年聚装置6#及配套的200万吨/年原料加工装置4#、仓储、公辅设施、厂外管线等工程。 争取在2025年建成投产。公司自主开发的乙烯四聚高选择性制高纯1-辛烯技术壁垒高,与国外技术差异大,优势明显。除为POE提供原料外,为公司三四期项目生产高端聚乙烯提供共聚单体己烯、辛烯等原料,可实现国产替代。 高端新材料产业布局 (1)启动未来研发中心建设 5月28日,卫星化学投资设立的卫星未来研发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于2023年7月正式签约落户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面积约178亩,规划建设未来研发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预计于2026年完工,将聚焦催化剂、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新材料、功能化学品等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攻关与产业落地。 据了解,卫星化学2023年研发投入近17亿元,同比增长31%,依托卫星未来研发中心项目,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实现研发投入100亿元,创新激励超10亿元,引进高端人才2000人,研发强度达4%。 (2)100亿计划,聚焦新能源汽车、光伏等 3月1日晚间,卫星化学发布发布《关于推动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围绕国家新能源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重点研发与此相关的配套化学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针对性开发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聚烯烃、聚乙烯弹性体材料; 锂离子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相关的隔膜、电极涂覆剂、电解液材料等; 太阳能电池:与太阳能电池相关的光伏胶膜材料(POE)、粘合剂、银浆、双氧水等,发挥全产业链供应条件的优势,不断拓展化学新材料“生态圈”,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公司坚定科技创造未来,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出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成果奖励超10亿元、技术领先盈利提成等研发创新激励措施。 (3)成立新公司,研发新材料 近期,卫星化学全资控股成立了卫星寰球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卫星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两家新成立公司均以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业务为主。 (4)“牵手”中石油,进军新能源新材料 2024年1月12日,卫星化学与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卫星化学董事长兼总裁杨卫东与中国石油副总经济师、国际事业公司执行董事武军利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将在化工品、天然气、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更多推荐 来源: ※辛苦看完文章的您在文末点一下【在看】, 这样我们就能出现在您的常读订阅号列表里,让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向!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业内人士投稿,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万华(蓬莱)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启动》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3-04
    • 近日,40万吨聚烯烃弹性体项目位于万华(蓬莱)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启动。该项目运用万华化学的自主研发技术,可大幅提升乙烯产业链价值,有助于提升万华化学在全球聚烯烃弹性体(POE)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悉,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该领域规模最大的工业化生产装置,采用了万华自主研发的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完全满足光伏封装膜、汽车零部件等对耐腐蚀、抗冲击和轻量化的高端需求,打开了千亿级蓝海市场。项目全部达产后,可与万华一期9大生产装置协同运作,实现原料共用、设施共享,助力蓬莱建设全球领先的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