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启动国内首个PEM制氢国家标准的制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12
  •  9月17日至19日,由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承办的水电解制氢两项国家标准第三次研讨会议及PEM水电解制氢企业标准审查会议在济南举办。

      9月18日晚,济南市副市长孙斌会见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马林聪一行。孙斌同志首先对来自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先行区与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在氢能源方面的合作表示认可。济南市一直高度重视氢能源产业发展,率先提出建设“中国氢谷”、打造“氢能城市”。下一步,济南市将持续推动氢能标准化建设,发挥氢能标准的引领带动作用,全力以赴推进氢能源发展。

      据了解,氢能源是济南先行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之一。2017年12月,先行区管委会与中国钢研、山东国惠签约共建“中国氢谷”,目前正在筹备成立氢谷运营公司,同时储备了一批先进的氢能源项目。

      2018年8月,济南市政府与山东重工集团签署了《建设“绿色动力、氢能城市”合作框架协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现已在先行区崔寨片区开工建设,项目将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领域打造具备领先技术实力及规模化应用的产业体系。

      近日,先行区管委会与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在推进先行区氢能源发展、助力“中国氢谷”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洽谈,让氢能源这个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在先行区得到高效利用和全面推广。

      本次大会对水电解制氢两项国家标准进行研讨,对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PEM纯水电解制氢标准进行技术审查,并以此为基础启动国内首个PEM制氢国家标准的制定。这对中国氢能源产业实现标准化发展,助力先行区“中国氢谷”产业联动与集聚,建设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基地具有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本次大会在济南召开,国内氢能权威专家、行业领军代表齐聚,共同探讨氢能源产业未来发展变革脉动,为“中国氢谷”发展建言献策,对提升济南在全国氢能源产业布局中的首位度,使国家技术成果更多更好走向世界、融入全球产业链,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来自氢能生产设备、研究、储运、燃料电池等研发企业和高校等的多位知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组织建立我国氢能技术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氢技术委员会对口开展国内外氢能标准归口工作,并在标准支撑产业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了标准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2017年,全国氢标委还发起成立了中国氢能产业联盟,在政府、行业和企业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关报告
  • 《国家重点专项燃料电池项目在济南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9-13
    • 9月11日,科技部发布消息称,8月29日,“十三五”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项目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开工活动中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项目以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工程化、产业化为切入点,自上而下进行系统化的正向设计开发,旨在全力打造具备领先技术实力、推动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带动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在组织实施上将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元化投入的创新模式。 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动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材料和系统关键部件研发,推进加氢站建设;到2020年,要实现燃料电池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 《《绿色甲醇评价通则》团体标准正式启动》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07-12
    • 2024年7月10日上午,北京能源协会副会长单位授牌仪式在北京吉牛智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牛”)总部举办。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璘姬代表北京能源协会向吉牛董事长冀征颁发了副会长单位铜牌和证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房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于洁、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张军涛等嘉宾共同见证。 同日下午,在多位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关于绿色甲醇相关团体标准启动会于吉牛总部成功召开,《绿色甲醇评价通则》团体标准正式启动。 据了解,绿色甲醇的“绿色”属性主要取决于其制取原材料等的来源。欧盟在2021年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绿色甲醇认证标准,该标准严格规定只有生物质制甲醇、绿氢与可再生二氧化碳制甲醇(电制甲醇)才能被认定为绿色甲醇。 然而,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绿色甲醇认证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与国际绿色甲醇行业的接轨,也影响了我国绿色甲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加快绿色甲醇认证标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于洁表示,绿色甲醇团体标准的制定是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到2060年全面建成,以支撑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绿色甲醇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其认证标准的制定将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张军涛则表示,绿色甲醇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也强调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在绿色甲醇交易和评价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区分绿色甲醇和灰色甲醇,实现交易的透明化和评价的公正性。 近年来,绿色甲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能源市场的关注焦点之一。这一清洁能源的迅猛发展不仅吸引了美国、欧盟等地的关注和政策支持,还促使全球航运企业马士基等领军企业纷纷布局绿色甲醇产业。在国内,大唐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央企也积极投身其中,推动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绿色甲醇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绿色甲醇认证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国绿色甲醇产业也将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北京能源协会外联部主任于峰看来,中国在全球航运领域的发展非常发达,未来绿色甲醇的需求将逐渐递增,且需求巨大。同时,由于欧洲即将实施碳税和碳标准,中国必须提前布局,加快绿色甲醇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以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