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做好“新”文章奔向六千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3-26
  • 3月20日,首台汉产氢能动力乘用车亮相光谷,这款计划明年量产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碳纤维车身,搭载国际一流水平的氢燃料电堆,续航里程上千公里,是目前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航里程的3倍多。

    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到氢能、电磁能以及页岩气资源开发,近年来我省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截至去年底,我省风电、太阳能装机分别达331万千瓦、51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同比增长20.8%。新能源装机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11.37%,较2017年底提高了2.02个百分点,势头迅猛。

    作为我省谋划的十大重点产业之一,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下一步如何做大做强?省发改委副主任章新平说,在新能源产业上,我省将坚持大规模利用和分散利用相结合,高效生产与装备开发相结合,提高新能源保障程度和利用水平。推进石化、冶金、建材向精细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转型,重点发展石墨烯、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建成我国重要的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力争到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营收分别达到1000亿元、5000亿元。

    页岩气,蕴藏于页岩层中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湖北探明可采储量约4万亿方,半数分布在恩施州西南部的咸丰、来凤、利川等地。《关于推进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加大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今年春节后,中石化在咸丰县黄金洞乡展开了勘探大会战。“5月前,黄金洞乡页岩气开采区将启动大型工业钻井设施,2020年有望取得稳定工业化气流,填补我省冬季用气缺口。”恩施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表示。

    同时,我省将突破风光互补、高效储能等新能源电力技术,推进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市场交易化试点。加快新能源并网关键技术装备、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装备等研发应用。在资源较为丰富的随州、孝感、恩施、襄阳等地实现风电规模化集中高效开发利用,到2020年全省风电装机将达到500万千瓦,比“十二五”末增长近3倍。

    石墨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韧性、热传导性、光学特性非常好,堪称“革命性的材料”。我省将实施三沃航天年产10吨石墨烯项目、中骏龙石墨烯新能源电池项目,四十二所年产5000吨石墨烯负极材料、10万吨石墨电极项目等,重点突破超薄石墨烯导热膜的低成本、连续成卷生产技术,石墨烯分散技术、表面修饰技术,以及石墨烯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技术。

    给一张桌子上油漆,用传统材料、工艺,半个月才能干透,且异味刺鼻;若采用水性LED光固化涂料,几秒就干了,且无甲醛和异味。光固化材料,正成为新型功能材料方阵里的一颗新星。

    2月14日,深圳有为化学公司、宜化集团共同投资80亿元的全球最大光固化新材料产业园在宜昌动工,达产后预计年销售达百亿元。地处荆门的高新技术企业湖北固润科技,则从传统涂料油漆行业向光固化行业转型,目前正实施年产3万吨光固化材料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从油性涂料到水性光固化涂料的技术革命,让公司与跨国涂料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深圳有为化学公司董事长王智刚自豪地说,该公司在水性LED光固化涂料领域已获76项发明专利,产品广泛用于绿色家居装饰翻修、动车地铁车体涂装等。

    省经信厅表示,将着力突破低成本高性能可降解、超高分子聚合等材料技术,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发展树脂基、陶瓷基和碳碳基等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实施华工图像年产4000平方米环保型高端防伪功能材料产业化、江宸年产3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科普达光电材料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458703
相关报告
  • 《总投资300亿!河南千亿级氟硅新材料项目开工》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15
    • 7月11日,河南金海新材料氟硅新材料千亿级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位于漯河市舞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投资300亿元。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158亿元,主要建设离子膜烧碱、集中供热、氢氟酸、食品级碳酸氢铵、聚四氟乙烯等31个产品和综合管廊、智能化中心等24个公用工程,计划2025年12月建成投产。 二期项目正在加紧规划设计,计划2025年启动建设。该项目主要依托公司拥有的盐矿和萤石资源,打造有机氟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有机氯材料和新能源材料4个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产品紧密关联,附加值大幅提升,带动盐化工产业实现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年产值1000亿元,税收100亿元,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补齐全省氟硅新材料产业空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更多推荐 来源:能源知库 ※辛苦看完文章的您在文末点一下【在看】, 这样我们就能出现在您的常读订阅号列表里,让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向!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业内人士投稿,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中国石化首支基金:投资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08
    • 据中国石化报报道,由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发起的恩泽基金完成工商注册,这是中国石化设立的首支基金。恩泽基金总规模50亿元,一期规模20亿元,将围绕中国石化主业,通过财务投资布局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报道显示,中国石化资本公司负责推进恩泽基金的募集和设立,经过多轮谈判,最终确定3家投资方,分别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和佛山市南海金融高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