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以2.5亿美元完成收购松下半导体业务,进军图像传感器领域》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9-09
  • 2019年11月,台湾微处理器厂商新唐(Nuvoton)宣布以2.5亿美元价格收购松下旗下半导体业务(Panasonic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 Ltd.,简称:PSCS)。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新唐宣布已经完成对该项业务的收购,拥有PSCS的100%股权。

    通过本次收购,新唐获得松下半导体业务的研发技术人才、图像传感技术(如Image Sensor、Image/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器件技术,以及位于日本京都府等五处土地资产。

    在CMOS图像传感器方面,松下采用“SmartFSI”技术,实现高感度、低噪、高色彩还原,可实现逆光拍摄、减免动态拖影、近红外光摄影。松下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图像传感器的多样化需求,应用领域包括监控、工业、医疗等。

    在ToF图像传感器方面,松下与ADI展开合作,成功地将基于CCD的iToF图像传感器打入vivo NEX双屏版等智能手机,实现3D成像和传感功能。另外,松下也研发出一种基于APD阵列(100万像素)的dToF图像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获取高精度的3D信息,可应用于车辆远程(最远200米)成像和广域监控等多个领域。

    新唐表示,收购PSCS将使公司取得更坚实的研发技术能力,以多元化的产品线扩大业务范围,提升在日本及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并通过整合全球销售渠道及客户,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加速业绩规模成长。
    新唐指出,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凭借收购PSCS来扩大半导体事业规模和国际布局,将创新应用与服务推广至全球市场,同时掌握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的产业成长趋势。
    回顾松下半导体业务发展历史:松下于1952年通过和荷兰飞利浦设立合资公司进军半导体事业,并于1957年开始半导体量产工作。在1990年前后松下的半导体事业营收一度挤进全球前十大厂商之列。2001年松下电器合并松下电子成立半导体事业部。随着本世纪初行业竞争的加剧,叠加日本消费电子产业的式微,日本半导体产业开始整体受到冲击,开始收缩半导体业务,并开始逐步退出半导体的开发和制造,最终于2020年出售给新唐。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松下出售半导体业务以减少亏损,因为它处于不利地位,无法与台湾和韩国的半导体巨头展开竞争,半导体经营业绩持续恶化。目前,这家日本电子公司已将重点从低利润的消费电子转移至汽车电子。

相关报告
  • 《松下将出售半导体业务》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11-30
    • 据日经新闻28日报道, 松下将退出半导体事业、相关事业公司的股权将卖给台湾新唐科技 (华邦电持有新唐约6成股权)。报道指出,松下计划出售的对象为旗下从事半导体研发、制造、销售业务的全额出资子公司 Panasonic Semiconductor Solutions(以下简称松下半导体),而松下半导体 和以色列专业晶圆代工厂TowerJazz分别出资49%、51 %设立的合资公司「Panasonic TowerJazz Semiconductor(以下简称PTS)」也将进行出售 ;PTS目前利用位于富山县和新泻县的3座工厂生产图像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 松下于1952年通过和荷兰飞利浦(Philips)设立合资公司进军半导体事业,在1990年前后松下的半导体事业营收一度挤进全球前10大厂之列,不过之后因台湾、韩国厂商崛起,导致松下半导体事业业绩恶化。 松下于11月22日在东京都内举行投资人事业说明会「IR Day 2019」,而根据松下官网公告的说明会内容显示,松下计划于2021年度结束前(2022年3月底前)消灭所有的结构性亏损事业。 由于电视和数位相机等销售大减等原因,松下半导体工厂的运转率降低,2014年才将富山和新泻县的3家工厂改成与高塔共同经营,并关闭冈山县和鹿儿岛县的工厂。 4月刚宣布将半导体业务的晶体管和二极管事业卖给半导体制造商罗姆(ROHM)。而且就在这个月21日下午,松下宣布将于2021年停止液晶面板的生产。 松下近来看好新一代汽车的普及,开始强化用在电动车电池管理上的车载半导体等。但半导体事业的核心企业 松下半导体2018年度(至2019年3月)的销售额为922亿日圆(人民币约59.23亿元),亏损达235亿日圆(人民币约15亿元) 。原本打算今年度(至2020年3月)要让半导体事业由亏转盈,但受到美中贸易战导致需求低迷的影响,黑字化已经无望,故只好决定出售。 美国的市场调查机构《IC Insights》的调查报告显示,1990年日本的半导体在全球的市占率达49%,但因投资判断的迟缓以及事业重组等因素而逐渐落后,在南韩与台湾企业的猛烈攻势下,2018年跌至7%。美国资讯科技研究顾问公司Gartner发表的世界10大半导体企业排行榜中,日本厂商的名字从2018年起便消失了。 砍掉面板业务、出售半导体业务,松下这一连串操作透露着对半导体行业不景气的无奈,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断臂求生的方式呢?这背后还能看出一点索尼的影子,当年索尼出售PC业务、卖掉锂电池业务,专注于图像传感器事业,现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或许多年后,松下电池事业将会超群绝伦。
  • 《意法半导体(ST)宣布收购恩智浦(NXP) MEMS传感器业务计划》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张嘉璐
    • 发布时间:2025-08-08
    •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宣布拟收购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的MEMS传感器业务,该业务主要聚焦汽车安全产品及工业应用传感器。此项交易将完善并扩展ST的MEMS传感器技术与产品组合,为其在汽车、工业和消费应用领域开辟新发展机遇。   ST模拟、功率与分立器件及MEMS传感器事业部总裁Marco Cassis表示:"此次收购与ST的战略高度契合。这些专注于汽车安全与工业技术的互补性技术和客户资源,结合ST现有MEMS产品组合,将强化我们在汽车、工业和消费等关键领域的传感器市场地位。依托我们的IDM模式——涵盖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先进制造,我们将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恩智浦模拟与汽车嵌入式系统执行副总裁Jens Hinrichsen就出售决策说明:"经过细致的业务评估,我们认为该业务已不符合公司长期战略方向。我们与ST达成共识,该产品线将完美融入ST的产品组合、制造布局和战略路线。MEMS传感器团队将在ST获得良好发展平台,我们对此深感欣慰。"   此次收购的MEMS传感器产品线主要包括:汽车安全传感器(被动安全如安全气囊/主动安全如车辆动力学)、监测传感器(胎压监测、发动机管理、舒适与安防系统),以及工业用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MEMS技术正日益推动汽车安全、电气化、自动化和网联功能的发展,被视为未来营收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预计汽车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增速将超越整体MEMS市场,被收购业务2024年营收约3亿美元。   此次收购将强化ST在MEMS领域的技术实力,通过获得汽车安全应用的领先IP、技术产品和资深研发团队,加速产品研发进程。扩展后的业务将受益于ST的MEMS集成器件制造商(IDM)模式——涵盖从设计、制造到测试封装的全流程,实现更快的创新周期和定制化灵活性。   双方已达成最终协议,收购总价最高达9.5亿美元现金,其中9亿美元为前期款项,5000万美元将根据技术里程碑达成情况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