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湾核电7、8号机组首批俄供物资安全运抵现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13
  • 10月6日,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霞光,首批俄供物资——反应堆厂房4套地坑密封贯穿件历经8680余公里、历时26天,安全运抵田湾核电现场,为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中俄双方在疫情期间克服各项困难,保证了设备按期开工、制造和验收。9月10日,该批物资发出后,公司相关处室加强沟通,密切跟踪车组运行状态,积极落实进口申报等事项,协调制定口岸换装和运输方案,为首批物资的口岸接收和转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首批物资安全顺利转运至现场,公司于国庆节前夕组织召开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首批俄供物资运输启动会,与中国原子能公司、中远海运物流公司等单位商谈,部署、落实物资运输的相关工作,明确流程、接口和职责,安全运抵现场等各项要求和措施。

    公司还组织相关单位与海关、铁路车站等单位开展座谈活动,介绍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项目进展和对俄合作情况,就口岸进出口业务相关工作进行交流,得到了各相关单位的认可和支持,为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后续俄供工程建设物资的顺利清关、安全转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报告
  • 《中核集团田湾核电8号机组核岛开工建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8
    • 近日,我国核能综合利用喜讯频传:继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在中核集团田湾核电开工建设之后,2月25日,田湾核电8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厂房筏基底板开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8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 这是2022年我国开工建设的首台核电机组,也是中核集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三新一高”,全面落实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有序拓展清洁能源产业,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目前,中国核电控股在建的核电机组数量为7台,装机容量达751.4万千瓦。田湾核电7号机组已于2021年5月19日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工程重大里程碑节点均按照计划如期实现。该两台新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88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34万吨,将有力推动江苏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支撑华东电网和区域能源供应安全。田湾核电基地已建成6台机组,2021年全年发电量482.19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6台机组寿期内累计发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
  • 《中核集团田湾核电7号机组穹顶球带成功吊装》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22
    • 5月19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田湾核电7号机组穹顶球带成功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高峰全面转入安装阶段。 吊装当天,田湾核电现场宣布一声令下,2000吨履带式吊车缓缓将起吊重量为375.5吨的穹顶球带吊离地面,经过起钩、旋转、带载行走、调整等一系列高精度动作,穹顶球带缓缓在安全壳钢衬里筒体上平稳落钩,整个过程安全、有序、可控,吊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田湾核电7、8号机组核反应堆厂房为双壳结构,其中穹顶吊装分为球带和球冠两个部分。此次吊装的球带为环带型结构,上口直径36.522米,下口直径44米,高度12.269米,球带内分布着不同规格的安装设备,包括16台穹顶非能动热交换器、44件贯穿件、4台氢气复合器等设备。 作为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田湾核电7、8号机组被寄予打造核安全领域全球标杆的殷切期望,单机容量126.5万千瓦,每台机组每年预估发电约100亿度。 目前田湾核电基地是全球在建加在运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6台机组累计安全发电超过3700亿千瓦时,可供超过1亿户中国家庭使用1.5年。 田湾核电7、8号机组建成后,装机总量将超900万千瓦,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超过7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40万吨,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