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_2019-nCoV R0的早期系统发育估算》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4
  • 1.时间:2020年2月19日

    2.机构或团队:米兰大学生物医学与临床科学系

    3.事件概要:

    米兰大学生物医学与临床科学系在medRxiv预印本平台发表论文“Early Phylogenetic Estimate of the 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 of 2019-nCoV”。

    文章分析了2020年2月4日在GISAID的52个2019-nCOV基因组,研究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动力学。研究表明,病毒的平均进化率为7.8×10-4替换数/位点/年;R0为2.6(2.1-5.1),且在2019年12月从0.8上升到2.4;疫情的平均倍增时间为3.6-4.1天。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9.20024851v1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9.20024851v1
相关报告
  • 《2月6日_系统发育分析证明意大利前2位2019-nCoV病例感染或是中国输入》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12
    • 1.时间:2020年2月6日 2.机构或团队: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研究所、意大利罗马生物医学自由大学 3.事件概要: 巴西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研究所和意大利罗马生物医学自由大学2月5日在J Med Virol 期刊上发标题为“The First Two Cases of 2019-nCoV in Italy: Where They Come From?” 的通讯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已被确定为持续流行的病原体,首例病例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报道,此后陆续传播到全球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和最近被传染的意大利。研究人员利用系统发育重建的方法来了解病毒从中国开始的传播动力学,着重于2020年1月23日抵达意大利的一对中国游客被确认感染的最新证据。研究中使用GeneBank中2019-nCoV的54个基因组序列和2个紧密相关的蝙蝠菌株(SARS-like CoV)的数据集构建了最大分支可信度树(Clade Credibility tree)。贝叶斯系统发育重建表明,2019-2020年nCoV于2019年11月25日首次在武汉出现,然后传播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和意大利分离出的两个毒株可追溯到2020年1月19日,与中国游客抵达意大利的时间一致。中国境外分离的毒株与在中国境内分离的毒株的混合,可能就是意大利罗马或欧洲病例输入的证据。因此,人员的流动性促进了2019-nCoV病毒的进一步蔓延,对可疑或确诊病例的隔离有助于阻止病毒传播。病毒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是评估传播动态和防止病毒传播的有用工具。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jmv.25699
  • 《2月8日_评估2019-nCoV病毒在中国的传播速度》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13
    • 1.时间:2020年2月8日 2.机构或团队: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3.事件概要: 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Estimation of the Time-Varying Reproduction Number of 2019-nCoV Outbreak in China”,文章利用三种数学模型评估了2019-nCoV新冠病毒在中国的传播速度。 结果显示,相比基本传染数R0,采取控制措施后传染数Rc显著降低,但仍大于1,因此需采取更多措施阻断该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8.20021253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