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发的多基因座序列分型方案揭示了支原体的基因组多态性。》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11-27
  • 絮状支原体与猪肺炎支原体(猪肺炎性肺炎的病原体)在遗传上密切相关,并经常与第二种分离。在本文中,我们基于第三个基因(adk,rpoB和tpiA)报告了絮状支原体的第一个多基因座序列分型(MLST)方案的开发。总共分析了5022bp的序列。 MLST用于表征七个絮状支原体分离株和参考菌株。定义了八种不同的序列类型,显示了絮状支原体的巨大种内变异性和新分型方法的高区分能力。通过计算结合指数(IA:0.0185),揭示了重组对絮状支原体基因组进化的相对贡献。现在,该MLST方案可通过包含每个等位基因的DNA序列的在线数据库获取有关絮状支原体流行病学的新知识,该数据库可从http://pubmlst.org/mflocculare/获得。

  • 原文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585641
相关报告
  • 《Nature | 合成逆转序列揭示基因组的默认状态》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0
    • 2024年3月6日,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Synthetic reversed sequences reveal default genomic states的文章。 这篇论文研究了在不同物种中广泛存在的转录活动,以及这些基因组活动是选择效应还是“噪音”的结果。为了理解广泛的转录活动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研究人员在酿酒酵母和小鼠的基因组中引入了一个合成的101 kb基因座,并对基因组活动进行了表征。该基因座是通过将人类HPRT1序列反向插入,包括其侧翼区域,从而保留了自然序列的基本特征,但消除了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编码或调控信息。 研究人员观察到在酵母中,反向插入和原始HPRT1基因座都表现出广泛的活性,尽管缺乏进化形成的酵母启动子。相比之下,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反向插入基因座完全没有活性,而且显示出抑制性染色质标记。去除CpG二核苷酸的变异型基因座缓解了抑制性标记,然而,这种变异型基因座也是转录不活跃的。这些结果显示,缺乏编码信息的合成基因组序列在酵母中是活跃的,但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是不活跃的。这与这两种不同的真核细胞类型之间的“默认基因组状态”存在重大差异,对于理解广泛的转录、基因信息的水平传递以及新基因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
  • 《单株系宏条形码分析揭示骨条藻物种基因组内核糖体基因序列多样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熊萍
    • 发布时间:2024-12-04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课题组通过对骨条藻物种单株系开展基于核糖体基因18S rDNA V4区的宏条形码分析,发现每个骨条藻单株系内存在大量18S rDNA V4扩增子序列变异(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表明其基因组内存在较高水平的rDNA基因组内变异(intra-genomic variation,IGV)。这项成果近期发表在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Top期刊Q1,IF=7.7)。 骨条藻属(Skeletonema)物种是我国近海的优势浮游植物,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多种骨条藻物种可引发赤潮,危害海洋生态环境。生态调查发现骨条藻属物种在我国广泛分布。基于通用分子标记18S rDNA V4的宏条形码分析发现骨条藻具有较高的分子多样性(molecular diversity),且远远高于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浮游植物的rDNA由一段段基因簇串联重复构成的,每个基因簇(拷贝单元)由基因间隔区和18S、ITS1、5.8S、ITS2和28S rDNA构成,拷贝单元之间由于协同进化高度相似,然而高度相似性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序列同一性,拷贝单元之间存在变异,在真核生物中被广泛报道。因此,环境调查宏条形码方法揭示的分子多样性不仅包括了物种间的多样性和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组内拷贝多样性,并且基因组内拷贝多样性占据主导贡献。由此研究团队推测骨条藻物种的18S rDNA V4也存在较高的IGVs。 研究团队选择了49个骨条藻株系(7个骨条藻物种)开展了单株系宏条形码分析,探讨宏条形码分析中高水平分子多样性的特点及其本质。结果发现每个骨条藻株系含有大量骨条藻ASVs,包括1个或者两个相对丰度很高的优势ASVs和大量的非优势ASVs,表明宏条形码分析获得的分子多样性以基因组内拷贝序列多样性(即IGVs)为主导。大多数物种的所有株系共享同一个优势ASV,因此该优势ASVs决定了物种多样性。但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7个株系中具有两个优势ASVs,并且在不同株系中两者占比不同,表明骨条藻的优势ASVs不仅代表骨条藻物种多样性,也可能代表物种内遗传多样性。 该研究以基因组内核糖体基因18S rDNA V4序列变异为切入点,开展单株系宏条形码分析,探讨宏条形码分析中高水平分子多样性的特点及其本质,为环境样本的宏条形码分析调查提供正确的解读思路。 该论文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特别研究助理刘淑雅博士,通讯作者是研究员陈楠生。博士研究生丁翔翔和刘奎艳也参与了这部分工作。相关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等项目资助。 相关文章及链接: Shuya Liu,Xiangxiang Ding,Kuiyan Liu,Nansheng Chen*,Harmonized coexistence of intragenomic variations in diatom Skeletonema strains,Environmental Research,Volume 262,Part 1,2024,119799,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4.1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