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共同为金沙江流域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贡献》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2-01
  • 云南网讯 昨日,省政协在昆明召开进一步加强金沙江流域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题协商会。

    副省长何金平,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白成亮,省政协副主席王承才、杨嘉武,省政协秘书长刘建华出席会议。

    该议题是省政协10个重点协商议题之一。今年4月至6月,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对金沙江流域部分县(市、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协商会中,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关州市、县(市、区)政协代表,省政协委员、专家深入剖析了保护工作的短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何金平表示,省直相关部门将认真吸纳借鉴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下一步,要进一步增强做好金沙江流域饮用水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实现金沙江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要以河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工作;要全面落实中央兴水惠民和省委、省政府兴水强滇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大中型水电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完善水利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王承才指出,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希望省直相关部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突出抓好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生活污染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积极健全完善水源地管理、补偿、考核机制,更好地造福沿江各族人民群众。

相关报告
  • 《曾被认为野外灭绝近二十年 云南梧桐重现金沙江流域》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2-01
    • 云南网讯 (记者 张蕊)云南梧桐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认为在野外可能已经灭绝近二十年。然而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卫邦研究团队于在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重新发现了云南梧桐,并建议对已发现的两个种群采取抢救性保护,防止现有单株及其生境遭到更多破坏。 认为已灭绝 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删除 据了解,梧桐树所在的梧桐属有多个物种均处于受威胁状态,比如海南梧桐和丹霞梧桐均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而云南梧桐的濒危历史由来已久,中国在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认为其消失于野外,失去保护的必要,从而删除了云南梧桐。 重现云南 建议采取紧急的抢救性保护 然而,孙卫邦研究团队在近日的野外试验中,分别在宁蒗县和元谋县意外发现了云南梧桐的两个种群,否定了该物种在云南省已经野外灭绝的判断。其中宁蒗县的种群约有千余株,元谋县种群则仅发现11株,均处于未成熟的果期。 据介绍,这两个云南梧桐的种群均分布于悬崖绝壁间的薄壤之上,周边乡村民众说,过去云南梧桐的数量是很多的,当地喜采集其种子食用,但在最近数十年来越来越少,目前仅有零星分布。昆明植物研究所推测其濒危状况或与采食、放牧、开荒或气候变化的干扰有关。目前发现的两个种群均没有任何形式的就地保护措施,直接暴露于当地的人为干扰下,具有较高的风险。 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议对该物种的两个种群采取紧急的抢救性保护,建立保护小区或保护点,防止现有单株及其生境遭到更多破坏,同时开展人工繁育基础上的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等工作,并建议将该物种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中,从政府层面给予高度关注。
  • 《2018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发力》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8-11-13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决策部署,各地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按照专项行动部署,2018年年底前,长江经济带县级、其他省份地市级水源地要完成排查整治任务,共涉及31个省(区、市)276个地市1586个水源地的6251个环境违法问题整治。截至11月7日,545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完成比例87.3%。   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李干杰部长致信尚未完成水源地整治任务的相关省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请其高度关注并督促整治。同时,生态环境部继续强化倒排工期、信息公开、技术支撑、信息沟通等9项措施,持续推进问题整改。   各省(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倒排工期,立足实际,精准施策,推动问题整改取得积极成效。   从目前进展情况看,上海、宁夏、湖南、青海等4省份已率先完成水源地环境整治相关任务,并分别建立完善适合本地特色的工作机制。比如,上海研究统筹优化全市产业项目布局,制订水源保护缓冲区管理办法,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宁夏结合实际,提前谋划,编制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技术指导手册,认真排查,重视反馈,加快划定,立行立改;湖南打出“包片督查”“专家指导”“销号备案”等组合拳,为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提供重要保障;青海把水源地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一项大事要事来抓,群策群力,强力推进。   内蒙古、河北、山东、湖北、辽宁、浙江、西藏、新疆、河南、陕西、福建等11省份任务完成率达到90%以上;四川、安徽、云南、海南等4省份任务完成率均在85%以上,达到序时进度的要求。   目前,还有12个省份任务完成率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分别为江西、天津、黑龙江、江苏、广东、贵州、吉林、广西、重庆、山西、北京、甘肃,后续工作压力较大。   从各地市完成情况看,在涉及的全国276个地市中,湖南长沙、山东日照等100个地市已全部完成相关整治任务。   一些地市水源地整治工作相对迟缓。甘肃临夏、江西鹰潭、安徽阜阳、新疆阿勒泰、广东河源、江苏扬州等6个地市任务完成率低于50%。   距离今年年底不足60天,余下问题多是一些“硬骨头”,任务仍十分艰巨。在尚未完成整治任务的省份中,5省份剩余问题超过50个,依次是广东(197个)、江苏(73个)、云南(73个)、广西(66个)、江西(65个),占剩余问题总数的60%。   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已进入攻坚阶段,对仍未完成整治任务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将紧盯不放,督促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责任,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确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