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和内脏肥胖与62岁女性中再发性椎体骨折具有相关性,而在男性中没有:纽卡斯尔数千家庭研究》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7-03-20
  • 低体重是骨质疏松和骨折已知的危险因素,但高度肥胖对骨骼的威胁尚不清楚,并且似乎具有性别特异性和位点依赖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62岁的男性和女性的总脂肪量(TFM),内脏脂肪组织(VAT)、C-反应蛋白(CRP)和骨矿物质密度(BMD)等指标与再发性椎体骨折(VF)之间的关系。来自纽卡斯尔数千家庭研究组中325名年龄为62.5±0.5岁的男性和女性接受了DXA评估检测股骨颈和腰椎BMD、用于椎骨骨折评估的外侧脊柱、以及全身的TFM和VAT(GE Lunar CoreScan)。测定过去12个月内的血浆CRP和FRAX评分,并且分析中也包括50岁时的职业。女性发生椎骨骨折的几率比男性更小(OR 0.33,p <0.001),并且患有VF和不患VF的参与者之间BMD或FRAX评分没有任何差异。女性VF患者体重更重,TFM,VAT和CRP比不患VF的女性高(p < 0.001)。在女性中, TFM和VAT较大(+1 SD)增加了任何级别VF(TFM:OR 1.06,p = 0.001; VAT:OR 2.50 p = 0.002)的患病几率,VAT质量较大能够增加复发性轻度VF患病几率。与之相比,男性VF与这些指标之间没有联系。控制体重后,两种性别中的VAT 和CRP与BMD之间均没有关联。总之,无论BMD如何,在女性中,总体和内脏肥胖与再发性VF相关,但在男性中未发现这种关联。在评估女性患VF风险时,应考虑高脂肪质量,尤其是内脏中高脂肪。鉴于男性VF的高发病率,影响男性患VF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报告
  • 《总体和内脏肥胖与62岁女性中再发性椎体骨折具有相关性,而在男性中没有:纽卡斯尔数千家庭研究》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7-03-20
    • 低体重是骨质疏松和骨折已知的危险因素,但高度肥胖对骨骼的威胁尚不清楚,并且似乎具有性别特异性和位点依赖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62岁的男性和女性的总脂肪量(TFM),内脏脂肪组织(VAT)、C-反应蛋白(CRP)和骨矿物质密度(BMD)等指标与再发性椎体骨折(VF)之间的关系。来自纽卡斯尔数千家庭研究组中325名年龄为62.5±0.5岁的男性和女性接受了DXA评估检测股骨颈和腰椎BMD、用于椎骨骨折评估的外侧脊柱、以及全身的TFM和VAT(GE Lunar CoreScan)。测定过去12个月内的血浆CRP和FRAX评分,并且分析中也包括50岁时的职业。女性发生椎骨骨折的几率比男性更小(OR 0.33,p <0.001),并且患有VF和不患VF的参与者之间BMD或FRAX评分没有任何差异。女性VF患者体重更重,TFM,VAT和CRP比不患VF的女性高(p < 0.001)。在女性中, TFM和VAT较大(+1 SD)增加了任何级别VF(TFM:OR 1.06,p = 0.001; VAT:OR 2.50 p = 0.002)的患病几率,VAT质量较大能够增加复发性轻度VF患病几率。与之相比,男性VF与这些指标之间没有联系。控制体重后,两种性别中的VAT 和CRP与BMD之间均没有关联。总之,无论BMD如何,在女性中,总体和内脏肥胖与再发性VF相关,但在男性中未发现这种关联。在评估女性患VF风险时,应考虑高脂肪质量,尤其是内脏中高脂肪。鉴于男性VF的高发病率,影响男性患VF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家庭中维生素E的摄入状况与事件性结核病风险呈负相关》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niexiuping
    • 发布时间:2018-05-30
    • 以前很少有研究评估预先存在的维生素E状态与结核病(TB)疾病进展风险之间的关系。 我们评估了3种维生素E异构体(α-生育酚,γ-生育酚和δ-生育酚)的基线血浆浓度与TB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在提供基线血液样本的6751名HIV阴性HHCs中,180名在随访期间发生了继发性结核。在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之后,我们发现基线α生育酚缺乏会增加结核病发病风险(调整OR为1.59; 95%CI为1.02,2.50; P = 0.04)。与最高三分位组相比,δ-生育酚最低三分位组中的家庭接触者也有进展为结核病的风险增加(第3组与第3组相比,调整后的OR为2.29; 95%CI为1.29,4.09; P-趋势= 0.005)。我们发现γ-生育酚的基线浓度与事件性结核病之间没有相关性。维生素E缺乏症与指数结核病患者中HHC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增加有关。结核病高危人群中维生素E状况的评估可能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