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每日快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推出。该项服务旨在通过提供最新科研论文线索、摘译科研论文主要内容,为我国的科研攻关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页面底部可下载快报PDF文件
主要目录
药物研发 5
3月17日_Nature报道称美国已开始首个COVID-19疫苗临床试验 5
病毒溯源 5
3月17日_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等讨论SARS-CoV-2的起源 5
3月17日_SARS-CoV-2基因重组起源和持续突变的证据 6
专家观点 7
3月16日_做好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的准备对非洲疟疾流行区域至关重要 7
3月16日_国际专家小组对在COVID-19暴发期间筛查粪便微生物群供体紧急更新的建议 9
3月16日_控制COVID-19大流行 10
流行预测 11
3月16日_新加坡3个COVID-19聚集性案例的调查对监测和应对措施的启示 11
3月16日_对应对日本COVID-19暴发采取自愿取消活动对策的初步评估 12
3月16日_针对香港地区COVID-19和流感的非药物干预措施的影响评估 13
3月16日_中国29个省和世界其他地区COVID-19暴发的广义logistic增长模型 14
3月16日_基于中国COVID-19数据的各种流行模型的合理评价 15
3月16日_SARS-CoV-2冠状病毒的传播可能受到气候的限制 15
3月16日_评估公共卫生干预对COVID-19全球传播轨迹的影响 16
机理研究 17
3月17日_南方医科大学等团队揭示SARS-CoV-2受体结合域突变导致病毒刺突蛋白结构稳定性和感染性增强 17
3月17日_SARS-CoV-2和SARS-CoV感染间的交叉反应性抗体反应 18
3月17日_血单细胞免疫分析揭示干扰素-MAPK通路介导COVID-19适应性免疫反应 18
3月17日_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称人ACE2序列与SARS-CoV-2 S刺突蛋白的结合不是最佳的选择 19
3月17日_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分析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的脆弱、隐蔽性位点 20
疾病诊断 21
3月17日_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协和医院团队开发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COVID-19检测方法 21
3月16日_基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IgG的免疫表型预测COVID-19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22
临床资料 23
3月17日_深圳地区SARS-COV-2感染住院55例无症状病例的临床结果 23
3月17日_感染COVID-19的55天女婴的临床表现为肺炎、肝损伤和心脏损害 24
3月16日_武汉市难治性COVID-19肺炎的临床特征 24
3月16日_中国西部多中心的34例COVID-19儿童病例的临床特征 25
3月16日_中国534例COVID-19患者的眼部表现和临床特征的横断面研究 26
3月16日_伴有心脏损伤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果 27
心理保健 28
3月16日_武汉COVID-19疫情对5062名卫生工作者的直接心理影响 28
风险评估 29
3月16日_基于医院病例队列研究武汉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 29
3月16日_严重COVID-19感染的预测症状和合并症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30
病毒检测 31
3月16日_因医疗场所SARS-CoV-2的环境污染,紧急呼吁保护医疗工作者 31
其他 32
3月17日_Nature报道指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必须做的三件事 32
3月16日_从COVID-19事件中反映出持续医学教育和培训的必要性 32
3月16日_JAMA期刊社论:需关注在不同报告中可能同时报告同一名COVID-19患者的情况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