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公司印发《2025年“人工智能+”工作方案》提出29项重点举措》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8-06
  •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布了《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人工智能+”工作方案》,提出29项重点举措,涵盖创新攻关、能力运营、推广应用和生态标杆等领域。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聚焦气象预测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力求实现精准的气象预报,提升电网安全和新能源出力的稳定性。公司还将建设高质量的数据集,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数据,以支持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和应用。此外,公司计划培养100名技术骨干,专注于大模型基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具身机器人等方向。 在平台能力运营上,南方电网将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算力布局,并全面集成行业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实现异构算力的统一管理调度。公司还将强化“云-边-端”协同业务架构,开发轻量化、高精度的AI端侧算法模型,以提高系统响应效率和运行韧性。同时,公司推出了“大瓦特”大模型体系和“数字员工”岗位图谱,显著提升了生产巡检影像实时AI解析与设备缺陷诊断的效率。 在推广应用方面,公司分层级推进AI场景建设,今年计划完成53个“大瓦特”揭榜挂帅场景建设,已有第一批10个场景完成验收并进入推广阶段。线上方面,公司全面覆盖各业务域的AI应用建设,特别针对专用场景和数据维度复杂的业务域进行专项部署。线下方面,公司逐步建立AI集中应用示范区。 总体而言,南方电网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致力于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塑造能源行业的新典范。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50804/661345.shtml
相关报告
  • 《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20
    • 3月18日,南方电网公司对外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1项措施,将大力推动供给侧能源清洁替代,以“新电气化”为抓手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全面建设现代化电网,带动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我们在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将推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新增装机1亿千瓦,达到1.5亿千瓦。到2030年,推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再新增装机1亿千瓦,达到2.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由2020年的56%提升至65%,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的53%提升至61%。”南方电网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刘巍介绍。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南方电网公司将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服务供电区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及港澳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经过十余年发展,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发展到目前5000万千瓦的规模,2030年将达到2.5亿千瓦,意味着要增加近4倍,能源供给将更加清洁低碳,我们将打造清洁低碳电网典范。”刘巍说。 在能源需求侧,南方电网公司将落实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全面服务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根据方案,南方电网公司将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在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各个领域加快推动“新电气化”进程,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持续开展节能服务,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 预计到2030年,南方电网公司将助力南方五省区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32%提升至38%以上,支撑南方五省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在电网侧,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方案提出要推动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入区外清洁电力。2030年前争取新增受入2000万千瓦区外电力,新增区外送电100%为清洁能源。南方电网跨省区送电规模由2020年的5800万千瓦提升至2030年的7800万千瓦左右。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新能源将大规模并网,新型用能设备将广泛接入,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为此,方案提出要全面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构建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坚强网架,推进城市电网升级和现代农村电网建设,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调控,优化调度运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新能源并网质量和效率。 据介绍,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打造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在推进清洁能源消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成果。 2020年,南方五省区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56%,发电量占比53%,居世界前列;全网水能利用率超过99.5%,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均达99.7%,基本实现全额消纳。西电东送直流综合能量可用率连续10年保持在96%以上,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十三五”期间所有直流输电通道的平均年利用小时数超过设计值,利用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战略规划专业重点工作发布》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2-26
    • 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内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达52%、新能源装机达2.3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7.5%……在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战略规划专业会上,一系列振奋人心的预期目标重磅发布。为实现这些预期目标,公司发布了今年战略规划重点工作。 加快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作为能源电力骨干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必须在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这是公司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和战略规划领域的中心工作。 一方面要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南方电网公司将以“一省一策”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发展合作组织组建和合作机制会议举办,抓好“9+15”结对共建三年行动。 另一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公司将巩固拓展帮扶工作格局,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基本建成5个融入和服务广东“百千万工程”示范点,在经营范围内打造超过450间南网知行书屋。 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投资引导也是重点工作之一。围绕数字电网建设、服务新能源发展、设备更新改造、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今年,公司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75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管制类业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新兴业务、国际业务、金融业务、共享业务等非管制类业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电网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近六成,足见公司落实国家战略、保电网安全、保民生用电的决心。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工作报告指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公司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是各层级、各条线、任何时候都必须对齐的战略方位。2025年,公司既要跑好基本建成一流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迈向全面建成一流企业的新阶段。 统筹全局,加快“建”的步伐。南方电网公司将聚焦“三商”转型、“九个强企”建设要求,制订战略实施重点管控“一张清单”,行程战略实施重点管控长效机制。 健全机制,增强“管”的力度。需要注意的是,今年,集团各单位“创一流”重点任务将与督查督办协同管控,并向公司定期汇报战略重点实施推进情况;另一方面,“创一流”重点任务将纳入分子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事项,加强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统筹管控。 分层推进,提振“评”的效用。公司将组织做好集团一流评级与对标分析,编制形成《公司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评价与对标分析报告》;组织完成分子公司创一流评价、地县供电企业综合标杆一流评价,全面覆盖、梯次推进一流企业建设。 立体展示,彰显“宣”的效能。公司将构建立体式宣传矩阵,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宣传“四大阵地”,总结公司一流企业建设丰富实践,在更高平台、更广范围扩大公司一流企业建设成效影响力。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两型”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南方电网公司将承接落实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九大行动”,按公司“16754”总体布局,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2025年标志性“十大任务”“十大工程”“十大技术”实施。今年,南方区域将新增新能源并网规模4500万千瓦以上,实现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5%;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将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公司将着力打造云南、海南省域级高比例清洁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并推动两省成为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在融入全国电力生产力布局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将推进“十五五”西电东送框架协议签订;完成藏粤直流、青桂直流、湘黔背靠背联网工程前期工作,推动清洁能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在高质量编制“十五五”电网规划方面,公司将完成南方区域2025-2027年电力系统设计;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数字电网规划、完成“十五五”配电网(含农村电网)规划研究;统筹推进“十四五”配电网规划、农网巩固提升规划重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确保农网“两率一户”关键指标按期达标。 此外,为深化拓展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公司遴选了第二批48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其中示范区31个、示范项目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