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TPU三期-2扩建项目顺利中交!》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1-13
  • 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十四公司承建的烟台万华TPU三期-2扩建项目顺利中交,项目新增的TPU产线是目前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TPU生产线。 万华TPU三期-2扩建项目 万华化学于去年11月公示了年产12万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扩建项目(二期变更)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信息。 此次变更的项目就是三期二阶段,主要变更内容包括原辅材料变更、生产线变更两个方面,变更前后项目产能不变,但主要建设内容发生了调整,包括新建3条多元醇生产线、2条TPU生产线,生产规模为4万吨/年聚酯多元醇、5万吨/年TPU。 据了解,万华化学烟台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TPU装置,并且都取得了环评手续,TPU产能合计达21万吨/年。其中一期工程建设6万吨/年多元醇装置、6万吨/年TPU装置;二期工程建设2.5万吨/年多元醇装置、3万吨/年TPU装置;三期工程建设9万吨/年多元醇装置、12万吨/年TPU 装置。 TPU概况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一种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高分子新型环保材料,既有橡胶的柔软,也有硬质塑料的坚硬,具有强度大、韧性强、耐磨、耐油等优异的综合性能。 TPU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煤、原油等基础能源和苯、小分子醇、乙二酸等化工原料,如MDI、多元醇、BDO、己二酸、EDO等。生产企业主要有巴斯夫、科思创、万华化学、鲁西化工、华峰化学等。 产业链中游主要是TPU的生产,通过对基础化工原料的加工合成,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TPU材料,生产企业有万华化学、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道恩股份、美瑞新材、华峰化学等。 下游市场,则由于TPU弹性高、强度大、耐磨和耐油,可以广泛应用于熔纺氨纶、PU合成革、薄膜、鞋材、电线电缆、管材、胶粘剂、汽车、医疗等行业。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世界TPU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2021年,TPU的产量约为65.4万吨,总消费量为60.2万吨。2022年,TPU总产能为129.9万吨,其中总需求量约56.9万吨。 可以从上面看出产能已经面临过剩的问题了,但在一些特殊领域,如线缆保护领域、汽车防抱死系统、风电线缆、医疗导管、植入性产品、汽车车衣、注塑性TPU产品等这些领域使用的高性能TPU产品,市场份额仍然被巴斯夫、科思创和路博润等海外公司把控。 多家巨头积极布局 在TPU领域,不只是万华化学在扩大TPU生产规模,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美瑞新材、华峰化学等TPU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例如,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第二套TPU生产装置(主要生产注塑级TPU)于今年1月成功投产,该装置是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单一TPU生产装置。同时,巴斯夫于今年4月宣布扩大Infinergy®高性能材料的产品潜力,Infinergy®是世界上第一种膨胀型热塑性聚氨酯(E-TPU),弹性大且耐用性。同时,巴斯夫还在上海、中国台湾和日本拥有多个TPU生产装置。 科思创国内在TPU领域连续二次宣布投资:今年9月科思创宣布将在中国广州建立一个新的热塑性聚氨酯(TPU)亚太应用开发中心;去年9月科思创已启动在珠海建造其最大的TPU工厂,待2033年全部建成后,最大年产能将高达12万吨。

    来源:化工新材料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U0NzEyMA==&mid=2650353304&idx=5&sn=04b155e1945f8f48a1cd5d6b3a5e6841&chksm=86c313df837520dda2e8a565d11c9755b0ea14ae45b923fcc6a7330696f9889a1ea6ac08bdc7#rd
相关报告
  •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开工!》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6-03
    • 2025年5月28日,由国信监理集团负责监理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举行了160万吨/年乙烯装置土建安装工程开工仪式。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将建设16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共16套化工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中海壳牌乙烯产能达380万吨/年,继续保持国内最大的乙烯单体工厂的“桂冠”,规模效益显著。该项目还将与现有化工、炼油一二期项目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炼化一体化程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该项目引入多个在亚洲和国内首次应用的工艺技术,其中7套装置采用壳牌专有技术,每年可向市场提供500多万吨化工产品,包括茂金属聚乙烯、聚丙烯等,将有效弥补国内市场对高端化工品的需求,促进我国化工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同时,通过项目范围优化、大型压缩机组电气化等措施,该项目将实现总体20%的二氧化碳减排,推动可再生绿色能源电力的利用,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 项目意义 从一期项目到三期项目,中海壳牌扎根大亚湾石化区20多年来,像一颗耀眼的南海明珠,充分发挥“榕树效应”和“链主”企业作用,辐射吸引了巴斯夫、科莱恩、三菱化学等10多家世界知名和行业领先优质企业落户石化区,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一地。 中海壳牌生产的烯烃及其衍生品作为基础化工原料供应市场, 其中超过80%的产品供应给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同时也向大亚湾石化区内近20家企业客户通过管道进行“隔墙供应”。中海壳牌多元化、高品质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建筑、医药,以及汽车、家居、电子、日化等消费品,致力于实现“石化助力美好生活”的使命。 紧邻中海壳牌的宇新股份,通过输送管道获得充足、便利的原料来源。自2009年进驻大亚湾以来,宇新股份深耕LPG(液化石油气)深加工行业,成长为华南地区规模大、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善的碳四深加工企业。目前,宇新股份在大亚湾石化区有惠州宇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有惠州博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几家公司之间互相提供原料,彼此之间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延长碳四产业链。 全球化工50强企业——瑞士科莱恩集团也跟随中海壳牌而来,依托中海壳牌隔墙供应原材料,在大亚湾石化区投资建成亚太地区最大的环氧乙烷衍生物工厂(10万吨/年)。科莱恩惠州深耕大亚湾15年来,投资额累计约18亿元人民币,近5年来更是持续追加投资,于2021年底启动“高性能无卤阻燃剂新材料项目(一期)”,2023年6月成功完成第一批试生产;2022年12月启动“高性能表面活性剂”和“高性能无卤阻燃新材料扩建项目(二期)”,将于2025年上半年陆续投产。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到如今,山呼海应、青山碧海之间的大亚湾畔,石化巨头云集,“产业森林”郁郁葱葱,汇聚了包括中海油、壳牌、埃克森美孚、恒力、三菱化学、LG化学、BASF等在内的13家世界500强企业,形成总投资3252亿元的庞大体量,呈现出国企外企民企同台竞技、集聚发展态势。 作为石化联合会规划布局“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中“泛大湾区产业集群”的核心、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重点建设的石化产业基地(全国七个),大亚湾开发区已连续6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2019年至2024年)。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建成2200万吨炼油、380万吨乙烯、250万吨芳烃、500万吨PTA的年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省的25%、54%、50%、68%,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碳九等优势产业链。 项目历程 20世纪80年代末,惠州开启争取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一期项目)落地的征程。在数任领导班子接续努力下,2002年11月,南海项目在大亚湾项目所在地奠基,宣告当时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正式落地,成为入驻园区的第一家石化企业。 2006年1月,一期项目成功投产。该项目引进包括壳牌专有技术在内的13项世界先进的专利技术,融合壳牌和中国海油两大集团的管理实践和优质基因,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和实践,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大亚湾打造一座安全、可靠、环保、高效的现代石化联合工厂。自此,大亚湾石化区驶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快车道。在该项目带动下,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石化产业发展成为惠州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2014年12月,中海壳牌二期项目开工建设,2018年4月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中海壳牌乙烯产能增加至220万吨/年,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工厂之一,也宣告大亚湾石化区一跃成为国内炼化一体化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 2018年10月,中国海油与壳牌共同签署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合作备忘录; 2020年5月,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三地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仪式; 2022年5月,惠州三期乙烯项目获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 2023年3月,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初步投资签约; 2023 年 5 月,项目在惠州大亚湾举行开工仪式; 2023 年 11 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 2023 年 12 月 31 日,广东省能源局公布对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 2024 年 2 月 23 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发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告; 2024 年 7 月 20 日,暂定开始施工,其中试桩施工在 2024 年 8 月 20 日完成,总工期暂定为 149 天 ; 2024 年11月20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召开首次推进会,标志项目正式启动,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024年12月3日,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组(IMPT)在北京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举行了160万吨/年乙烯四机项目开工会,标志着这一国内在建最大乙烯装置项目正式启动; 2024 年12月18日消息,中国化学东华科技中标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污水处理场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为5.58亿元; 2025年1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和聚碳项目双双完成最终投资决策,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025年5月28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举行了160万吨/年乙烯装置土建安装工程开工仪式。
  • 《万华化学聚醚胺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公示》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7-22
    • 近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醚胺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聚醚胺扩能项目 项目选址:山东省烟台化工产业园 项目概况:对厂区现有聚醚胺装置进行扩能改造,聚醚胺装置产能由40000吨/年扩建至60103吨/年。其他环保设施、相关供水、供热等工程依托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