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高质量生态大保护》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3-25
  • 在近日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五组关系,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实践路径。

    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既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的根本性突破。

    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顶层设计,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成效,对实现既定目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稳扎稳打,分步推进,实现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树立“一盘棋”思想,实现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各城市的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新华社最新撰文指出,要开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就是要:

    把握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份,人口和GDP均占全国约40%,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遵循。

    “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一系列部署凸显高质量这一根本要求。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这抓住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牛鼻子”,体现了对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考量。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应当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板,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新引擎。

    理清重要关系: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泥汊镇是个临江镇,主导产业是电线电缆。前些年发展中出现的固体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近期,泥汊镇加大力度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水乱排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同时对农药、化肥实行减量计划,对养殖场进行环境达标整治。

    “从地方发展实际来看,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是发展的前提,而发展也应该是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必须是绿色的、可持续的。”泥汊镇党委书记谢玉年说。

    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长江经济带绕不开的“必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明晰重点方向:做好顶层设计 一张蓝图干到底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转换”“树立‘一盘棋’思想”“要做好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长江经济带“一张蓝图干到底”明确了方向。

    湖北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超薄玻璃生产车间,一块块0.2mm超薄电子玻璃经过原料配料、熔化、成形、退火、切裁等工艺后,由机械手自动包装码放。产业升级正为宜昌注入发展新动力。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说,“近年来,我们加速培育壮大新动能,着力扭转化工‘一业独大’局面,把产业链往中高端上拉。”同时实施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计划,对沿江1公里外的优势化工企业,支持其在等量或减量替代的前提下加快转型升级,走精细化、循环化、高端化道路。

相关报告
  • 《习近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1-17
    • 习近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2020-11-16 15:22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韩正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4日上午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习近平是在江苏考察结束后专门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座谈会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何立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等7位同志先后发言,介绍了工作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参加座谈会的其他省市主要负责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 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沿江省市有力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效克服重大洪涝灾害影响和外部环境变化冲击,为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经济正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习近平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这次五中全会建议又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守生态红线,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要健全长江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建设安澜长江。 习近平强调,要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探索有利于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要把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引导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大就业、教育、社保、医疗投入力度,促进便利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 习近平指出,要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要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更高质量利用外资。要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沿江省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加快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扩大投资和贸易,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要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加紧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要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要激发各类主体活力,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藩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习近平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同志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切实把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围绕当前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应对之策。中央企业、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良好氛围。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韩正在讲话中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当好表率,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特别是要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推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要加强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统筹优化产业布局,严禁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上中游地区转移。要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系统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强化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网络。要加强全方位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丁薛祥、刘鹤、陈希、肖捷出席座谈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省市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习近平谋划浦东未来 强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 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回答 . 习近平: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说明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总书记这篇讲话非常重要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⑤】做好区域合作大文章 实现江苏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06
    • 日前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行再谋划、再深化。会议强调,上海要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努力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会议还提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研究规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圈”、“聚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数字经济助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把握新一轮扩大开放机遇,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等内容,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 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成员,我国东部的经济发达省份,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需重点围绕如何利用好上海的科创资源、制造品牌、自贸区建设等资源,做好与上海区域合作的大文章,努力实现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第一,借力上海科创资源优势,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上海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提升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环节。江苏的科创资源丰富,要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首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借助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机遇和区域内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优势科创资源,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其次,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联动。打通创新要素流动在区域空间上的界限,实现与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创资源的协同创新。加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与上海张江、G60科创走廊等国家级科学中心的联动,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 第二,响应“上海制造品牌”战略,共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上海提出要进一步做强上海制造品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寻求新的发展动能。为此,江苏要有效呼应这一战略。首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好上海的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和资源、产业链等外溢的机遇,实现与上海生产要素对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强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积极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和现代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其次,加强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要瞄准上海或长三角其他地区急需的重点产业领域,加强研究谋划,进行整体战略部署,坚持产业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培育协同攻关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三,抢抓上海自贸区功能外溢机遇,提高对外开放服务水平。上海要进行自贸试验区建设,江苏作为上海自贸区的近邻,要把握扩大开放机遇。首先,放大功能持续“溢出效应”。通过上海自贸区总部经济和由高端制造、服务引导的全球贸易网络的扩散,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上海提供高端的产业配套服务,促进上海服务业开发与江苏之间的联动发展。其次,加快与自贸区对接。江苏要积极探索自贸区建设,与上海自贸区直接对接,复制推广其改革创新成果,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推进沿江沿海港口功能转型,大力发展陆海空多式联运,争取建立与上海自贸区统一的对外开放平台,合力与上海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发挥好长三角北翼核心区的作用。(作者:刘峻源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