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布《国家工业生物技术战略2030》》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7
  • 2018年6月,英国工业生物技术领导论坛(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Leadership Forum,IBLF)与英国生物工业协会(BioIndustry Association,BIA)合作发布了英国《国家工业生物技术战略2030》报告(Growing the UK Industrial Technology Base: A National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Strategy to 2030)。该报告由IBLF和两家英国工业生物技术组织——前沿生物膜网络(The Crossing Biological Membranes Network,CBMNet)和生物催化剂研发放大网络(Network in biocatalyst discovery, development and scale up,BIOCATNET)的专家共同编写。
    《国家工业生物技术战略2030》旨在通过促进工业生物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确保英国成为向清洁增长转型的全球领导者。该战略在BIA组织的议会活动中发布,该活动汇集了工业界、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讨论英国工业生物技术部门如何通过可生物降解替代品来减少废弃物(如石油基塑料)、促进清洁增长,以及解决诸多环境问题。该战略将分三个阶段实施,涉及七个主题:外部环境;资金和获得融资;基础设施和区域足迹;贸易、投资和商业化;法规和标准;技能和沟通。这些行动旨在将工业生物技术置于英国工业战略和生物经济战略的核心,将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和工艺放在未来高科技经济的重要位置,推动清洁增长和经济繁荣。

  • 原文来源:https://www.bioindustry.org/resource-listing/a-national-industrial-biotechnology-strategy-to-2030.html
相关报告
  • 《美国发布《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10-21
    • 据美国白宫网站近日报道,当地时间15日白宫发布了《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旨在促进和保护美国在人工智能(AI)、能源、量子信息科学、通信和网络技术、半导体、军事以及太空技术等尖端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   该《战略》制定了两个主要支柱:促进国家安全创新基础和保护技术优势,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发展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创新基地,以集结学术机构、实验室、支持基础设施、风险投资及提供支持的商业和产业的智慧和力量;在政府预算中提高研发资金的优先权;培育高质量的科技劳动力;动员私人资本;鼓励公私合作等。   白宫新闻秘书凯莉·麦克纳尼当天在一份声明中称,该战略的目标之一是强化美国在关键技术方面的国际领导地位。此外,这份新《战略》还强调了促进国家安全创新基础的重要性。美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出台了美国《AI宣言》《国家量子宣言》等行动计划,旨在加快美国在支持未来工业发展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此外,美国也宣布加大研发投资,消除阻碍创新的监管障碍,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并与志同道合的盟友和伙伴建立牢固的关系。   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该战略的目标还包括优先考虑科技人员的培养,确保美国在制定关键技术国际标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与盟国建立伙伴关系以及采取步骤保护关键技术的发展。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该《战略》鼓励整个联邦政府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保护方面同心协力,并“提供一个各方能够协调一致工作的框架”。   该《战略》在附录中列出了美国政府所谓的20项“关键和新兴技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依次为:先进计算、先进传统武器技术、先进工程材料、先进制造、先进传感、航空发动机材料、农业技术、人工智能、自动系统、生物技术、化学、生物与放射学和核(CBRN)缓解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数据科学和存储、分布式记账技术、能源技术、人机交互、医学和公共健康技术、量子信息科学、半导体和微电子技术、太空技术。
  • 《德国正式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12-10
    • 2019年11月29日上午,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阿尔特迈尔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内容涉及完善德国作为工业强国的法律框架、加强新技术研发和促进私有资本进行研发投入、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德国工业的技术主权等。 联邦经济和能源部曾于今年2月发布该战略草案,旨在有针对性地扶持重点工业领域,提高工业产值,保证德国工业在欧洲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德国工业战略包括三个方面: (二)加强新科技,促进私有资本研发投入。如促进人工智能、数字化、生物科技、纳米技术,促进中小科技企业、促进风险资本、打造欧洲自主的数据基础设施、以新科技促进减排。 (三)维护科技主权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对于外国企业参股或收购德国企业总体持自由立场,但须杜绝第三国企业利用德国市场的开放性,实施威胁德国或欧洲公共安全和秩序(属于《德国对外经济法》适用范围)或科技主权的行为。因此,当第三国投资者计划收购关键基础设施或军事技术领域企业时,德国联邦政府有必要加大审查力度,对敏感技术领域也应当进行更加全面的审核。同时应采取四点措施,包括:1.更为严格的技术转让条件;2.在欧盟层面建立合作机制,细化审核标准并给成员国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3. 敏感技术及创新技术存在流失风险时,国家鼓励本国私有经济优先收购;4.涉及敏感或安全相关技术转移的个案中,德国复兴开发银行可代表国家出面收购企业拟出售份额并持有一定时间(称为“国家参与选项”)。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将更多关注中小企业的诉求,并推动实现欧盟法律在国内法层面得到全面转化和落实。欧盟所有立法提案都应“优先考虑中小企业”,遵循“中小企业先行”原则并严格控制法律法规的数量。 德国支持欧盟开展高雄心水平的多双边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考虑到近年来多边合作进程陷入停滞状态,欧盟尤应加强双边磋商。 德希推动欧盟竞争法规修订,欧盟在进行竞争审查时,不仅应关注欧盟内部市场,还应分析全球竞争情况,尤其应注意来自第三国受国家控制或补贴的企业。 应更新欧盟资助法,促进欧盟“共同利益重要项目”,推进“欧洲制造”技术,打造欧盟工业政策框架,欧委会应发挥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