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造细胞有望成为高效药物传递载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陈大明
  • 发布时间:2019-09-12
  • 7月份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布一项新研究说,研究人员开发的新型人造细胞能够模仿天然细胞,感知环境中的化学变化并产生反应,如果未来发展成熟,这项技术可广泛用于生物技术等领域。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完成了这项实验,相关结果已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天然细胞本身具有对外部化学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然而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很难实现精确调控。该团队在实验室中培养的新型人造细胞,能够通过激活细胞内部一个人造信号通路,实现对细胞外部化学信号的感知和反应。实验中,这些人造细胞能感知钙离子的变化并以发光形式显示出对这些离子的反应。据介绍,这种人造细胞对化学变化产生反应的过程比天然细胞简单很多,让研究人员更容易实现相关的调控。

  •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7/428927.shtm
相关报告
  • 《药物传递中的离子液体》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9-10-21
    • 除了作为绿色溶剂的传统用途外,药物传递中的离子液体(IL)也有了新的应用。 它们灵活的可调性使分子水平上IL的任务特定优化成为可能。 因此,已经开发出IL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并缓解与结晶活性药物成分(API)有关的多晶型问题。 通过将IL用作介质或用作功能剂,也可实现药物纳米载体的可控制备。 本篇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了IL在制药领域的重要性和优势,并展望了基于IL的药物传递的未来。
  • 《仿生学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7-03-22
    • 目前,先进药物传递系统以靶向药物传递为重点。新型药物传递涉及改善以下方面:药物载体的载药能力、 细胞对药物载体的摄取和药物在靶细胞缓释释放。本篇综述研究了六组治疗药物载体包括仿生水凝胶、 仿生胶束、 仿生脂质体、 仿生树枝状大分子、 仿生高分子载体和仿生纳米结构。这些载体采用仿生方法或仿生技术进行了表面修饰,从而与原生细胞相似。此外,这些仿生方法对靶向传递药物效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项研究表明,仿生纳米药物载体可明显促进药物靶向传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