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08
  • 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外穹顶6日在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吊装完成,标志着“玲龙一号”反应堆厂房进入全面收尾状态。

    “相当于反应堆厂房最后一块拼图拼完了。在吊装的同时,反应堆厂房内部正如火如荼进行安装工作。”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处副处长赵龙说。

    “玲龙一号”是继“华龙一号”后中国核电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玲龙一号’不仅用于发电,还具有热电联供、汽电联供、城市区域供热、海水淡化等多用途。”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晓亮介绍,“玲龙一号”作为高安全的分布式清洁能源,可类似常规燃煤热电厂,靠近城镇及工业园区部署,让核能“贴近城市、靠近用户”成为可能,也常被网友称为未来的核能“充电宝”。

    “玲龙一号”外穹顶总重约550吨。赵龙介绍,“玲龙一号”反应堆厂房分为内外双层安全壳,外穹顶在“玲龙一号”反应堆厂房运行中起到二次保护作用,防止反应堆厂房受到外部的冲击或撞击。

    “玲龙一号”将力争2025年年底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0548.shtml
相关报告
  • 《浙江三门核电3号机组钢穹顶吊装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05
    • 1月22日10时8分,由中核二二承建的浙江三门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屏蔽墙钢穹顶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3号机组核岛土建工程进入尾声。 钢穹顶就位于核岛顶部,是穹顶混凝土结构的底模,也是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水箱的支撑结构。钢穹顶整体呈锥台棱形,形似一个巨型“斗笠”,由上口环梁、上口十字梁、径向梁、屋面板等部分组成,高度约10.9米,吊装总重量高达1047吨,采用2600吨履带式吊车吊装。 7时7分,钢穹顶正式起吊,经过起升、回转、行走、变幅、落钩等一系列高精度动作后,与焊接在SC结构模块上的钢牛腿稳稳对接,吊装顺利完成,吊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三门核电二期工程于2022年6月28日开工建设,是浙江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依托工程。项目开工以来,在中核集团党组和中国核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中核二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工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当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先锋队”,系列里程碑节点目标高质量实现。 硬核“加冕”   卓越新征程 冬日的三门湾,因一群“蓝色战士”,而显得热气腾腾。凌晨3点,三门核电建设现场已是一片忙碌,巨型吊车发出强劲有力的轰鸣声,耸立的塔吊随着指挥指令有序转动,中核二二吊装团队目光如炬,仔细检查确认钢穹顶吊钩状态。 追求卓越 高效率协同攻坚 为确保此次吊装节点顺利实现,三门核电项目建设团队与上游单位、各参建单位坚持高度协同,加大创新,精心编制《屏蔽厂房屋顶锥形屋面钢结构吊装、安装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日例会细化施工任务,严格把控关键工序,扎实稳步推动各项关键路径问题的识别解决。 创新应用自动埋弧螺柱焊助力钢穹顶拼装。3号机组钢穹顶制作中存在大量预埋件钢筋,以往主要依靠使用手工埋弧焊工艺完成钢筋焊接,焊接过程无法精确控制尺寸,焊接稳定性、效率和一次合格率不高。为降本增效,项目团队创新研发出自动埋弧螺柱焊设备,并成功应用在钢穹顶制作中。该设备焊接性能稳定、焊接成形美观、操作简单,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100%,极大提升了焊接效率,确保钢穹顶拼装高质量完工。 创新优化运输方式确保安全平稳到达。拼装场地距离吊装现场较远,想要把这个巨型“斗笠”戴到核岛顶上,必须先将钢穹顶安全运输至吊装现场,拼装完成后的钢穹顶运输成为吊装先决条件的重中之重。面对此次钢穹顶体积大、重量重等重难点,项目团队创新性地优化了运输固定方式,在平铺于运输车上的钢板表面,增设运输托架,并在运输托架指定位置焊接止挡块,由此打造出一个具备可靠扎实的限位和防变形功能的运输托架平台,避免了运输过程钢穹顶移位、变形,安全平稳地将千吨级穹顶整体运输至起吊地点。 多措并举控制吊装变形。由于钢穹顶附带物项多、重心偏心,且吊装钢丝绳多,吊装时的变形控制成为重点难点。项目团队经过有限元分析验算,针对易变形位置,提前进行加强,吊装过程采用应力监测系统监控吊索受力,确保受力均匀、安全。此外,还通过完善多元化大体量钢结构集成大宗物项模块化施工逻辑,巧妙布置钢筋、管道等预装物项,替代了额外增加平衡配重的方式,在减少后续岛内高处作业风险的同时,实现了钢穹顶整体调平的效果,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质安融合 高质量共筑精品 项目团队始终坚持“两个零容忍”“三大法宝”“四个凡事”,全面践行核安全文化,严守安全管理红线。为辨识钢穹顶吊装前的安全风险,策划编制专项安全保障方案,组织开展先决条件梳理、检查,对钢穹顶吊装使用的吊索具拼装工作进行监督旁站,检查确认其可靠性,组织开展吊装前应急演练,全面保障吊装万无一失。 为确保吊装质量全面可控,项目团队加强钢穹顶吊装质检、质保体系建设,吊装前对施工方案交底情况、吊索具、人员资格、运输车辆等进行全方位检查,保证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确保钢穹顶吊装顺利进行。
  • 《广东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8
    • 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1号机组日前顺利完成穹顶吊装,标志着该项目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穹顶是核电站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保证反应堆厂房完整性和密封性,实现固有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穹顶重达225吨,由预埋件、钢板及焊接在外侧的角钢等部分构成,是一个直径为45米、高13.7米、由70块壁板组成的双曲面半球体,其内部设置有安全系统和控制系统。 据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靖介绍,太平岭核电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50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