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贵州宣威水库首部枢纽工程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21
  • 1月13日,中国电建所属水电九局承建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贵州黔东南宣威水库首部枢纽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宣威水库工程是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是列入《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的重大水利工程,属于沅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供水骨干民生工程,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沅江上游清水江干流,建设内容包括首部枢纽工程和供水灌溉工程两部分,总库容1.24亿立方米,年平均供水量8336万立方米。

    水电九局主要负责宣威水库工程首部枢纽工程、输水干渠工程的建设任务。此次开工的首部枢纽工程(含供水灌溉总管)施工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管道安装工程、机电设备采购和管理房站消防、暖通、给排水、电站给排水设备采购及安装,以及相应施工范围内的临时工程、防护抬填工程、环保及水保工程等。

    宣威水库工程任务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兼顾发电,建成投用后既可结合下游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全面提高凯里市老城区、凯麻新城区防洪能力,保障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能有效解决“凯里——麻江”中心城区三片区和周边农村83.2万人,以及6.49万亩连片灌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乡村振兴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6748.shtml
相关报告
  • 《江西景德镇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19
    • 2月18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作为景德镇市最大的水利工程,乐平水利枢纽工程是饶河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江西省水网建设规划》的重要节点工程。工程核定总投资42.59亿元,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365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26.50米,总库容4.998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457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0.08万亩,电站装机22.5兆瓦,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 乐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乐安河中游,坝址坐落在乐平市鸬鹚乡对家村。工程建成后,将完善乐安河下游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提高乐平市城区、工业园区和沿河乡镇的防洪能力,减轻万年县、鄱阳县河段乃至鄱阳湖水系防洪压力,为沿河两岸灌区提供水源保障,同时将乐安河航运由等外航道提高至V级航道,并利用水能资源发电,对于促进区域内乡村振兴以及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开工,是中国能建与江西省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将认真履行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安全、质量、环保规范,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率推进建设任务,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努力将乐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示范项目、精品工程,为江西省和景德镇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延伸阅读 景德镇是著名的“世界瓷都”,浙赣皖区域的重要枢纽节点,也是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深度融入江西的集中缩影。近年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在景德镇市先后承建了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景德镇水利枢纽工程、景德镇西城区水系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 01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大坝位于浮梁县蛟潭镇洛溪村,距景德镇市区40公里,是昌江干流中游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通过江西省水利厅组织的二期56米正常蓄水位下闸蓄水验收,开始全面发挥防洪、供水及发电等综合效益。该工程与下游堤防工程联合运行,可使景德镇市城区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极大地提高景德镇城区防洪能力。 02 景德镇西城区水系治理工程 景德镇市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由拦水闸新建工程和昌南湖公园组成。其中,拦水闸新建工程位于景德镇市西河新平桥上游94米处,包含翻板闸、调节冲砂闸、景观水位调节隧洞、进口河道岸滩及昌南湖区五大主要部分,通过翻板闸等五大建设达到抬高水位,形成上游昌南湖湖区景观水面的目的。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2017年11月完工。 03 景德镇市水利枢纽工程 景德镇市水利枢纽工程是昌江百里风光带项目中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以水生态景观建设为主,兼顾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项目于2021年底完工。工程建成后,通过抬升昌江水位,改造沿河生态景观,使景德镇城市水体体积增加140%,形成一道独特的绕城水景文化带,呈现“一江两河出平湖、十八码头通古今、百里昌江风景美、千年瓷都展新颜”的美好图景,提升景德镇市城市品位,改善城市水生态和水景观环境。 04 玉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玉田水库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玉田埠村,坐落于饶河水系昌江支流的南河上游,坝址距景德镇市区19千米。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任务包括新建引水隧洞、大坝防渗处理等。完工后将继续有效发挥电站发电、备用水源及保障下游灌溉和输水功能,对推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 《治水夯根基 兴国造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综述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1-16
    • 治国如治水,善治国者必先治水。   2013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甘肃,考察素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的定西、临夏等地。陇原大地,天寒地冻。习近平不顾山大沟深、道路陡峭、黄土飞扬,绕过九曲十八弯,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实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   习近平一边认真查看引洮供水工程平面布置图,一边详细询问工程一期、二期的有关情况。当了解到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18座隧洞已贯通17座、1~6号隧洞具备通水条件时,他很高兴,叮嘱当地负责人和随行的水利部部长陈雷等有关国家部委负责人说:“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谋划,相继作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治水理念不断升华,治水兴水进入新阶段。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为代表的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是投资规模最大、建设进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强、综合效益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治水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夯实基础 重大水利工程铸造重器   重大水利工程是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骨干和关键,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强化顶层设计,擘画172项工程蓝图,构建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开。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统筹谋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根据财力可能有序安排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完善水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通用航空、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网络”,把“水利”列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   2014年5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对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会议明确提出,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在2014年、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工程,主要包括重大农业节水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大型灌区建设工程等。   重大水利工程是造福民生的主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兴国安邦的“重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到全国两会报告,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央如此深刻地强调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如此系统、密集地部署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这在我国治水史上极为罕见。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   《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水利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专项过桥贷款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见》……一项项利好政策成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的助推剂。   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提出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上世纪50年代动工又停建的甘肃引洮供水工程、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云南滇中调水工程……一个个谋划多年、号称“世纪工程”的标志性项目将从蓝图变为现实。   海南南渡江引水工程开工,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调水工程开工,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开工,黑龙江奋斗水库开工……一声声隆隆的开工炮声响彻大江南北。   2014年,国务院确定开工17项重大水利工程,如期开工建设;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开工27个项目”,提前2个月完成任务,实际开工28个;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提前1个月完成任务,实际开工21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已经开工11项,完成目标任务指日可待……一个个政府庄严的承诺得以兑现。   截至目前,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达到117项,在建投资规模突破9000亿元,水利建设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改革创新 重大水利工程攻坚拔寨   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水安全发表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并强调要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对重大水利工程进行论证,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节水优先,置于水利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位置。   172项工程中的重大农业节水工程、大型灌区建设工程两大类直接体现“节水优先”。重大引调水工程,强化节水优先、环保治污、提效控需,必须遵循“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2014年12月12日,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强抓节约用水”,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生态文明理念日益融入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说到底就是生态工程。云南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从100多公里外调水入滇池,蓝藻水华逐步减少,水由“浊”转“清”,演绎了一曲水环境复苏的绿色颂歌。被称为“珠江三峡”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不仅能为“桂中旱片”提供灌溉之利,还能有助于解决珠三角“咸潮”问题。   严格环评论证、审批,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已经批准”列为工程开工的必备条件。安徽引江济淮工程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环境不利影响,不断调整、优化方案,专门增加约3.5亿元投资,进行西移航道、填筑隔堤、增加绿植,保护近千只白头鹤等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生境;安排专项资金近5亿元,增设5处过鱼设施,使长江与菜子湖、长江与巢湖、淮河与瓦埠湖等鱼类洄游畅通,在菜子湖增加增殖放流站,在菜子湖、巢湖等布设56处人工鱼巢并投放底栖生物等。云南德厚水库,因蓄水后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水利部、环保部派专家深入库区实地调研,设计单位召开3次技术论证会,完善补充8个污染源的治理方案后,环评报告才得以通过。   随着172项现代水利工程的建成,美丽中国将再添生态文明新亮点,共和国多彩江山将再增新奇观。   深化改革破解千年治水难题。2014年11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水利部考察座谈时强调,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水利工程建设不能光靠政府,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更多调动社会资金的力量。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先给自身松绑: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湖北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15项专题报告的编制审批和可研报告编制批复,推进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创造了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的新速度。贵州通过下放审批权限、整合涉水行政审批、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等措施,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速度,全省纳入“十三五”规划的大中小型水库已全部开展前期工作。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市场齐发力,携手共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江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高达99.2亿元,江西将水电站从枢纽工程中剥离出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最高报价39.16亿元获得水电站50年经营权,弥补了工程建设资金缺口。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第一批12个试点项目签约5个。5年来,初步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金融支持和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水利建设投入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步履铿锵,激发无穷活力,在重大水利工程中,一项项举措,无不彰显中国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   造福民生 重大水利工程效益巨大   今年6月,湖南遭遇大雨袭击,长沙告急。湘江流域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一天多时间内,拦蓄洪水1亿立方米,大大减轻了长沙的防洪压力。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只是众多重大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一个缩影。   ——5年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大投入、实成果,让人民群众体会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已有近1亿人喝上了长江水,改善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了沿线城市的供水保证率,在保障居民生活和城市工业用水、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应急抗旱排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等综合效益。按照规划,南水北调是北京、天津等市的补充水源,现在却成了主力水源,成为京津等华北地区赖以生存的新“母亲河”。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建成通水,为会宁、陇西、渭源、临洮等贫困地区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发展灌溉19万亩,受益人口达232.5万人,有力助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5年来,一座座大坝拔地而起,一道道堤防加高培厚,一条条输水隧洞穿山越岭,一座座水库蓄水发电……从枢纽、堤防到蓄滞洪区,日益完善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这是172项工程中首个通过竣工验收的项目,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陆续进入实现建设目标、发挥工程效益的新阶段。   河南河口村水库、青海引大济湟北干渠扶贫灌溉、天津永定新河治理二期、安徽淮水北调等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并发挥效益。   ——5年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水利投资成为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多箭齐发”中的重要一“箭”。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撰文指出:“总投资约1.7万亿元的172项工程,将在‘十三五’内全面开工建设并陆续建成,由此每年产生的投资约3400亿元”;“以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为基准,由172项工程新增的投资将推动全国GDP上升0.22%”。以2014年我国就业人口为基数,王浩院士计算,“172重大水利工程投资每年将新增225.6万个就业岗位”;以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准,王浩院士推算,“新增水利投资将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提高314元”。此外,水利投资将直接拉动建筑业、原材料工业、相关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增长,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内需具有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7.6%,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增幅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位居前列,水利投资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积极贡献。   治水定当夯实根基,兴国必须铸造重器。展望未来,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之日,我国将新增年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建260座库容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增加年供水能力800亿立方米,可以装满5700多个杭州西湖(西湖库容约1400万立方米);新增总库容约565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约226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7800多万亩,相当于再造7个都江堰灌区。   届时,我国将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