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系统有所改善, 固碳和粮食供给增长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05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由中、澳两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对我国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系统服务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当前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状况总体呈改善趋势。 基于其生态地位重要性及生态保护与管理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湖所团队联合澳大利亚学者,对2000年至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状况,进行了系统性评估。 此项研究主持者、地湖所副研究员徐昔保介绍,所谓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能够获得的所有惠益,这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概念,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洪水调蓄和水源涵养)、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的养分循环)等。此次,研究者共选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固碳和粮食供给这5个要素,利用遥感和生态模型估算,评估15年来这些要素的时空变化。 研究显示,2000年至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整体向好。其中,固碳和粮食供给显著增长,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小幅增长。标志生物多样性的生境质量指数,从2000年的0.771下降到2015年的0.765,总体稳定、有微弱退化趋势。但在城市化扩展迅速、人类开发旺盛的部分局部地区,也存在较明显的生态系统服务退化趋势。 “目前的这项研究,仅针对陆地生态系统。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对长江流域的最核心因素:重要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希望能完整评估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状况。”徐昔保说。(原题:中外学者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系统有所改善)

    关键字 : 生态系统粮食长江经济带

相关报告
  •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取得进展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29
    • 文章来源: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8 打印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开发历史最久、人口经济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等 11 省市, 面积约 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长江经济带、 “ 一带一路 ” 和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已成为优化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近 30 年来,长江流域高强度开发与城市化发展导致其正面临水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退化、湖泊与湿地萎缩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定位长江经济带 2020 年 目标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 Ⅲ 类)比例达到 75% 以上, 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 针对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重要性及生态保护与管理的重大需求,在中国科学院 STS 项目( KFJ-STS-ZDTP-011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 KFZD-SW-318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1771571 )等联合资助下,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徐昔保副研究员等,遴选水源涵养、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固碳和粮食供给 5 类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利用遥感和 GIS 、 CASA 、 InVEST 和 RUSLE 模型,评估长江经济带 2000-2015 年 5 类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格局,利用情景模拟方法定量区分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道路建设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程度,并分别在 1km 栅格和市级两种不同尺度上,分析 5 类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环境领域主流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上 。 研究表明: 2000-2015 年,长江经济带陆地生态系统系统服务整体呈改善趋势, 空间分布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 其中,固碳和粮食供给呈显著增长趋势,分别增长 22.1% 和 16.9% ;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呈小幅增长趋势,分别增加 6.4% 和 4.7% ;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从 2000 年的 0.771 下降到 2015 年的 0.765 ,总体保持稳定,呈弱退化趋势。同时,受城市化扩展、坡耕地开发、高速公路与高铁建设、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部分局部区域也存在较明显的生态系统服务退化趋势。 长江经济带 5 类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总体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和多元化特征,也存在一定的空间相似性,主要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影响。其中, 1km 栅格尺度上,水源涵养 — 土壤保持 — 固碳、固碳 — 粮食供给 — 生物多样性维持之间的协同、水源涵养 — 土壤保持 — 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 — 土壤保持 — 固碳之间的权衡均存在较高的空间相似性;地市尺度上,水源涵养 — 土壤保持、固碳 —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持 — 粮食供给存在较显著的协同关系,而水源涵养 — 生物多样性维持呈显著的权衡关系,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尺度效应。 建议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关系,实施相关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把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纳入生态保护与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如生态红线、战略环评等,加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联通性保护; 继续 开展权衡与协同的空间与时间尺度效应、生态系统服务综合集成模型、 及涵盖长江经济带重要水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将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诊断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趋势与权衡关系,有助于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链接: Xibao Xu, Guishan Yang, Yan Tan, et al., 2018. Ecosystem services trade-offs and determinants in China'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00 to 2015.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34: 1601-161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18312038)
  • 《习近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1-17
    • 习近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2020-11-16 15:22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韩正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4日上午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习近平是在江苏考察结束后专门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座谈会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何立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等7位同志先后发言,介绍了工作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参加座谈会的其他省市主要负责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 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沿江省市有力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效克服重大洪涝灾害影响和外部环境变化冲击,为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经济正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习近平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这次五中全会建议又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守生态红线,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要健全长江水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体系,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建设安澜长江。 习近平强调,要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探索有利于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要把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引导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留住产业链关键环节。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大就业、教育、社保、医疗投入力度,促进便利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 习近平指出,要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要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更高质量利用外资。要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沿江省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加快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扩大投资和贸易,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要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加紧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要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要激发各类主体活力,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藩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习近平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同志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切实把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围绕当前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应对之策。中央企业、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良好氛围。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韩正在讲话中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当好表率,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特别是要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推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要加强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统筹优化产业布局,严禁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上中游地区转移。要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系统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强化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网络。要加强全方位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丁薛祥、刘鹤、陈希、肖捷出席座谈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省市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习近平谋划浦东未来 强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 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回答 . 习近平: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说明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总书记这篇讲话非常重要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