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基金會為綠色江源提供資金支撐》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4-27
  • 芳 旭

    2017年04月22日10:06 來源:西寧晚報

    分享到:

    原標題:為綠色江源提供資金支撐

      為加強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資助各類公益活動及項目,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三江源基金會在四年內實現了“三個一千萬”。為建立生態保護建設長效機制提供了巨大的資金支持,為保護三江源環境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是由省政府和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發起成立的公募基金會。2012年三江源基金會正式成立,基金會成立后積極開展促進三江源生態保護的募捐活動,接受海內外熱心環保公益事業的有關組織和個人的捐助﹔資助三江源資源與生態保護項目,開展與三江源資源和生態保護相關的管理培訓、宣傳教育、學術交流等活動﹔支持和資助促進三江源生態保護事業發展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示范項目﹔資助有發展前景的資源、環保工程﹔開展和資助促進三江源生態保護及有關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獎勵對三江源生態保護事業有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為擴大本基金會資金規模而進行的基金保值、增值運作和投資活動﹔探索發行“三江源生態保護彩票”。

      通過四年的努力,三江源基金會實現了“三個一千萬”目標。

      ◆原始資本金增加1000萬:依法依規委托正規金融機構進行資金管理運作。四年多來,原始資本金在原有10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至2700萬元,實際增加1700萬元。截至目前,原始資本金加固定資產已超過了三千萬元。

      ◆募集資金突破1000萬:幾年來,多次與國內相關大型企業、省內有關企業、金融機構的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介紹三江源生態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生態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參與熱情。目前,基金會已累計募集資金物資價值人民幣1116萬元。

      ◆公益性項目支出1000萬:主動與省發改委、省環保廳、省農牧廳、省三江源辦等相關部門加強聯系,在科學論証的基礎上,高質量、高標准完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公益項目,累計完成三江源生態保護公益性項目支出1084萬元。

相关报告
  • 《高原上的生机 — — — — 三江源野生动物影像纪实》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7-24
    • 2017-07-23 06:06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于园媛   7月,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迎来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随着积雪的融化,草地丰润起来,大地变得充满生机。一望无际的绿色,与远处的雪山连绵成为一体,天空碧蓝如洗,成片的白云仿佛触手可及。   夏季的三江源是水的世界,这里河流纵横,湖泊密布,雪山冰川广布。晶莹剔透的卓乃湖,静卧在海拔48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成千上万的藏羚羊穿越莽莽荒原长途跋涉前往这片水草丰美的地方产仔繁衍。扎陵湖、鄂陵湖澄澈碧绿,水天相映,各类珍稀水鸟在翡翠般的湖面上栖居嬉戏,湖畔的藏野驴、岩羊时而奔跑、时而休憩饮水。 藏原羚   这里高寒缺氧,人类难以涉足,被称为“生命禁区”;但这里又有着和谐的美景,是大自然的奇迹、生命的天堂。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国最长的大河——长江,还有发源于中国,穿越了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的“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第一股水流都发源于此,人们亲切地将这片广袤的土地称为“中华水塔”。   在这个热烈而蓬勃的七月,摄影师图登华旦又要进山了。他带着青海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好消息,内心激动而幸福。图登华旦祖籍四川甘孜,现供职于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文体广电局,他称自己是一个“业余摄影师”。但这位“业余摄影师”已经坚持拍摄三江源的自然风貌和野生动物11年了。 高原兔鼠   11年来,图登华旦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单薄之力,在极度高寒缺氧的环境下进行摄影创作,屡次获得国内外摄影大奖。图登华旦说,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自己深入可可西里拍摄的野生动物作品成为向世界宣传三江源的一个窗口,也为可可西里申请世界遗产成功,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白唇鹿、藏狐、草原雕、草原狼、猞猁、赤狐、赤麻鸭、大天鹅、高山兀鹫、高原兔鼠、野牦牛……数一数图登华旦拍摄的野生动物,就可以想象他这么多年来付出的努力。“夏季是三江源最适合旅游的季节,但我最常去的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图登华旦说,“冬季是藏羚羊、藏原羚交配的季节,这个季节的动物最活跃,表情也最生动。” 棕颈雪雀   冬季的三江源地区,气温有时可达零下40℃。对图登华旦来说,爬冰卧雪是常态,防风抗寒对他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他常常携带多个重达几十斤的镜头,在旷野里驾车前行,看见目标随时停车抓拍。有时遇到不适宜开车的区域,他就只好背着相机和镜头徒步前行。   野生动物的警觉性强,行动敏捷,能够清晰捕捉到动物,还要保证画面构图精良,画质优越,是对一个摄影师眼神、身手、技能、心理等各方面的巨大考验。“说到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和了解,我首先要熟悉三江源36.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季节性迁徙路线、习性以及活动规律,从而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进行野生动物纪实性专题的拍摄工作和艺术性试验创作。”图登华旦说。 野牦牛   在三江源进行了十几年的摄影创作,困难和危险无处不在。专业摄影人讲究“起早贪黑”,最好的光线在清晨和黄昏,因而要获取难得的景致,天不亮就要行动,天黑了才回来。这在海拔4000多米、昼夜温差极大、地形复杂、艰险莫测的莽莽荒原上是极大的挑战。图登华旦有好几次不小心滑落悬崖,也遇到过因为身体低血糖并长时间劳累而晕倒的情况。危险也无处不在,野外极有可能遇到狼和棕熊。图登华旦说,这些动物不算特别危险,在不惊扰它们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他也听说过有人被狼群围攻的事件,出去的时候总是倍加小心。令他感到特别欣慰的是,这么多年来,随着国家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加强,图登华旦能够亲身感受到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越来越多了。 盘羊   图登华旦拍摄野生动物,不局限于精美的画面,更重视捕捉其背后的生态文化意义。比如他拍摄的藏原羚系列中,不仅有动物奔跑跳跃天地间的壮美画面,还有藏原羚被天敌草原狼捕食的画面,以及藏原羚不小心撞上人类的防护网进退两难的情景。图登华旦说,他希望通过这样的画面,反映出藏原羚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能给人类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香鼬   摄影为人类直观认识三江源这一“生命禁区”打开了一扇瑰丽的窗口。国际知名摄影师萨尔加多曾经走遍世界各大自然保护区和原始区域,深入南极、北极、非洲、南美洲,拍摄下《创世纪》系列作品。他说:“我们生活在对于地球来说至关重要的时刻,而照片是分享这个历史时刻的一种方式。用新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地球是如此强大。” 马鹿   对于图登华旦以及和他一样无畏地走进大自然的摄影师而言,摄影就是为自然家园书写的最高礼赞。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品读着摄影师对地球母亲深沉的赞美和由衷的敬畏,世界得以倾听来自青藏高原的最美天籁。   本组作品选自光明图片 摄影:图登华旦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3日 11版)
  • 《积累三江源经验打造三江源样板》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21
    • 青海的三江源,中国的三江源,世界的三江源。 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汇聚地;是雪豹、欧亚水獭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乐园;是我国离天空最近的天然湿地;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继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如沐春风般吹向了三江源腹地,2017年12月,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在如今美丽富饶的三江源地区,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统一行使所有权、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为目标,把不断深化体制试点改革,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作为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能否提供青海经验、贡献青海智慧的“试金石”。 首要任务:加强统一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健全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生态文明体制试点。 在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过程中,我省始终把党的领导摆在首位,以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促进行动到位、改革到位。 《关于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议进行学习贯彻,学深悟透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精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主动作为,及时成立局系统体制试点领导工作小组,研究部署工作,把责任落下去,把工作抓起来。同时,还着力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三篇文章”,确保步调一致、大胆创新,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提升,确保改革任务落地生根。 玉树藏族自治州及时召开州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推进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工作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果洛藏族自治州主动进位、紧盯重点,及时成立以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州委常委会、州委州政府专题等会议,精心谋划、积极推进。 总抓手:敲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就是既要保全好又要经营好自然资源资产。 截至目前,果洛州玛多县全县发放林权林班634个,面积达7575.36公顷,草原承包经营权2096个地块,面积达188.78万公顷,并已向社会发布登记通告。 在推进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过程中,我省把制定实施方案、敲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总抓手,做到纲举目张。 我省把制定实施方案作为开局起步的关键步骤,深入研究,吃透改革要求,为后续开展试点打好基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省编办共同起草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结合三江源实际和国家公园建设任务大胆探索,在短时间内制定完成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并在逐级上报后得到中央编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 玉树州牢固树立“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理念,积极开展园区草地、森林、湿地、地表水等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登记工作,基本摸清了区域自然资源资产底数和边界,为开展自然资源监测评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出让管理、有偿使用等制度奠定了基础。 玉树州杂多县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为契机,继续深化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着力打造了“澜沧江源党旗红”党建品牌,推行“党建+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民族团结”模式,助力实现资产权属和用途管控“两个统一行使”。 为保护好三江源头的绿水青山,杂多县还探索推进了垃圾减量分类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县城社区实现了“垃圾不出门,出门就分类”,在牧区实现了“户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同时,对县域内1861条大小河湖(段)实现了96名县、乡、村三级干部大小河长管护负责制,完成了1585名河湖巡护员聘任工作,使全县区域内河道、湖泊、水库等各类水域河长全覆盖。 果洛州按照山水林草湖系统治理的要求,统筹实施总投资3.24亿元的三江源二期2017年度工程、湿地保护、湖泊群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生态保护设施、管理能力建设等项目。 关键环节:组建机构、推进运行 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中,我省把组建机构和推进运行作为体制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关键一步,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全力迈好第一步、站稳第一个台阶。 去年10月,省政府下发《关于组建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明确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年12月,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全面启动。 及时成立治多、曲麻莱、杂多、可可西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分局,并督促各县、各分局和州直相关部门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与国家公园建设有机结合,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抓好定员定岗定责及设施配套等工作落实。 运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已有经验,将原来分散在县政府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和自然资产管理的职责划归到园区管委会,组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将园区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及职责从相关职能部门中分离,初步实现了一个部门统一行使。 杂多县已完成大部门制改革,将政府组成部门由20个“瘦身”到15个,组建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统筹自然资源管理与综合执法,实行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集中有效统一管理。 将玛多县政府19个组成部门统一整合为15个,组建了黄河源园区管委会和乡(镇)生态保护管理站。并不断建立健全党建、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22项规章制度,完成园区功能划分、红线职责范围划定和调查统计工作,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首个揭牌运行的园区,同时挂牌成立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玛多分局,具体负责和履行黄河源园区内外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实行更加严格的生态保护。 重要支撑:加强协作、强化配合 自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启动以来,玛多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170余万元,以玛拉驿村草原确权试点为基础,对玛多县1.91万平方公里确权登记范围内的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数据入库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县域内自然资源的类型、种类、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保护状况等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我省把加强协作、强化配合作为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的重要支撑,各相关部门及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动配合,稳妥推进各项工作。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7.4万个资源类型图斑的确权登记;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四县内开展的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已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及示范经验;全面开展了三江源区野生动物等本底调查,已取得初步结果,并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管控办法(试行)》,进一步落实科学管控。 同时,制定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自然资源本地调查工作方案,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所有者职责权利清单编制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试点任务。 遵循生态保护内在规律,杂多县全面完成了澜沧江源园区阿多乡多加村161户849人896个地块,4.33万公顷的草原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初步划定了试点区域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解决了自然资源跨行政区域登记地块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信息档案不健全等问题。 同时,在昂赛乡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展生态监测,收集各类野生动物有效图片超过10万张,全球首次记录到雪豹交配影像,首次证明在青藏高原东部金钱豹和雪豹栖息地重叠,首次证明金钱豹实现种群的本地繁衍,证明澜沧江源地区是中国顶级食肉动物群落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打造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我省将继续担起先行先试责任,在推进、巩固、深化和拓展上下功夫,努力积累三江源经验,积极打造三江源样板。 视点短评:切实保全好 经营好三江源 国家自然资源资产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 开展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对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三江源是青海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三江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资产是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资产。站在为全人类做贡献的高度,保护好、利用好自然资源,保全好、经营好自然资源资产是青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构建统一、顺畅、简约、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切实研究解决好为什么管理、怎样管理、谁来管理的问题,切实研究解决好试点推进中的瓶颈问题,坚决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努力交上一份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的答卷。 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好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必须用绣花的功夫,精心组织实施。注重有效对接,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试点方案和中编办、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试点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我们正在做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行动方案,把方案做深、把环节做细、把细节做实,确保方案落得快、落得准、落得实。注重统筹协调,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试点工作与其他改革、所有权与使用权等方面的关系,整体、系统、协同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河长制等相关改革任务,促进各项改革在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在成效上相得益彰。注重实践创新,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为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提供青海经验、贡献青海智慧。 实施好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必须用高度负责的精神来扎实推进。扎实做好自然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不走弯路、不务虚功;扎实做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工作,确保有部门管事、有人员干事;扎实做好建章立制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始终按照制度规范有力有序有效推进。